很多媽媽想必都聽到過很多這樣的說法: “聽說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要聰明, 這是真的嗎?”
“那種可能性的確很大。 但您也沒有必要有心理負擔, 相反的情況也有很多。 ”
不過, 小編其實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
為什麼同一個肚子裡生出來的兩個孩子, 性格和智力會有那麼大的差異呢?
首先, 我們來看一看IQ情況。 美國一位叫pomeranz的學者進行的調查非常有趣。 他對一共43000名參與實驗者進行了調查, 結果表明第一個孩子的IQ普遍比第二個孩子高3.28。
但是, 這僅僅是調查IQ的資料罷了。 最後誰能進更好的大學、誰會獲得更大的成功、誰可以為全人類做出貢獻等等卻是完全未知的變數。
Advertisiment
關於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聰明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 生第二胎的時候, 夫妻兩人的生殖機能已經有了不小的退步。 如果說旺盛的精子和卵子可以生出聰明的孩子, 那我們就不難理解第一個孩子比第二個孩子聰明的原因了。
我曾經在一本幼兒月刊上看過一則有趣的記事。 對一流大學的100名學生進行調查的結果表明, 第一個孩子的比例最大。 最有趣的是, 接受調查的學生中95%是通過自然分娩誕生在這個世上的(話雖如此, 但也沒有必要為了IQ而不進行剖腹產, 尤其是在有必要進行剖腹產的時候)。
第二, 剛一生出來, 第一個孩子就有機會接受父母集中性的教育。
Advertisiment
與此相比, 第二個孩子就比較缺少從父母那裡得到深化教育的機會。 在那些儒教傳統影響很深(當然, 現在已經很罕見了)的家庭裡, 第一個孩子對教育機會也有優先權。 因此, 過去有很多聰明的老二因為家庭貧困的原因, 為了保障老大的學業而被迫放棄了學習。
另外, 第二個孩子就算在出生後接受和老大一樣的教育, 事實上也會和老大有所區別的。 因此在教育機會和待遇上, 第二個孩子都只能期待于第二次機會。
出生臺階效應:老大最聰明
Advertisiment
在研究出生順序對於家庭裡的孩子們的影響時, 人們發現, 常常是哥哥姐姐們表現得更出色一些。
今年6月, 一批挪威研究人員發表的報告顯示, 在同一個家庭中, 頭生子女比下一個平均智商要高3個百分點。 研究人員認為,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生活中要帶領和看護弟弟妹妹們。
來自菲律賓的調查也顯示, 與先出生的哥哥姐姐們相比, 後出生的孩子在身高體重方面都處於劣勢, 他們受到的關注也較少。 不過, 這卻使他們養成了自由開朗的性格。 弟弟妹妹們由此更富於挑戰和拼搏精神, 因為他們要盡力扭轉“重大輕小”的局面。
面對年長孩子們的“高壓政策”, 年幼的也自有其“殺手鐧”———他們更會利用自己的幼小可愛和機智幽默。
Advertisiment
但出生臺階理論終歸不是萬能的, 家庭狀況、子女數目等等情況都會影響這個理論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