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百分百相信, 如此說話的家長都是因為愛孩子才對孩子發脾氣, 後悔懊惱也一定是因為愛孩子才有的情緒。 情緒這東西看不到摸不著, 卻會隨時光臨, 深刻地影響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專注到親子關係, 則會影響家長和孩子的相處, 進而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那麼家長如何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Advertisiment
我自己感覺家長應該清楚自己的情緒到底是怎麼來的, 從源頭做功課, 這樣才能真正掌管自己的情緒, 讓情緒從適合的管道釋放, 而不至於在關係中造成傷害。
接納與調整
由看法而來的情緒不再有
首先, 情緒常常來自我們對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的看法或評價。 比如一個小女孩做事總是慢條斯理的, 媽媽對她的看法如果是“我的孩子總是做事情比別的孩子慢”, 這個媽媽的情緒就可能是著急、焦慮, 甚至會對孩子生氣發脾氣。 如果媽媽對孩子的看法是“我的孩子跟別的孩子不同, 她有她自己做事的節奏, 而且慢工出細活兒”, 那媽媽的情緒就可能是放鬆甚至欣慰的, 就會有更多耐心陪伴孩子並允許孩子。
Advertisiment
很多時候, 我們被一些僵化的觀點所捆綁, 因而感到糾結。 有的家庭裡要求“小孩子晚上9點必須睡覺”, 因為這個觀點裡的“必須”, 所以當孩子9點鐘還精神頭兒十足沒有絲毫睡意的時候, 家長就開始不耐煩甚至對孩子生氣了。 可實際上也許孩子白天睡得多了, 到晚上9點的時候還不困。 如果把觀點調整一下, 變成“孩子最好晚上9點睡覺,
Advertisiment
活在當下
放下因期待而發的情緒
另外, 情緒還跟我們對某個人的期待有很大的關係, 比如我期待這次期中考試我孩子數學可以考99分, 結果他只考了89分, 那我就會有很大的失望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跟期待的落空有關係, 或者也跟我們的期待與現實不符有關係。 有些高三學生的家長朋友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 希望孩子可以考上一類院校, 因為他們認為一類院校無論是學校學風還是日後就業都會佔優勢, 但孩子目前的實際水準就只能上一個二類的高校。 就是因為這一期待跟現實情況的差距, 搞得很多家長焦慮不堪, 嚴重的甚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
Advertisiment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對自己的期待做工作, 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調整自己的期待值。 比如家長希望一個兩歲的孩子做什麼, 就一定要知道兩歲孩子的發展規律, 對他施與那個階段適合的教育。 或者家長需要問問自己對孩子的期待對家長本人意味著什麼。 如果家長希望通過孩子來證明自己的成就或者希望通過孩子來獲得社會的認同, 那這樣的期待就該放下。 畢竟孩子有自己的特點, 只要他做了努力, 結果是什麼樣子的都該受到接納和尊重。 家長也有義務為自己的期待負責, 而不把自己的願望強加于孩子, 加重孩子的負擔。 更何況,
Advertisiment
我們堅信改變是可能的。 當父母覺察到情緒以及情緒的來源, 改變其實就已經開始了, 然而真正的改變則需要始終堅持並不斷練習才會實現。
擁有自信
將“元情緒”平靜下來
還有一個方面, 一個人的情緒還跟自我價值感有關聯。 通常, 很自信的家長,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情緒會比較穩定;相反, 那些覺得自己不夠好的家長反而常常容易跟孩子著急、脾氣暴躁, 不允許孩子犯錯也不能接受孩子平庸。 當然這裡的自信或自我價值感指的是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感覺, 跟做了多大的事情或者賺了多少錢沒有關係。比如有些家長在外面看著精明強幹,回家後卻會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這其實都是內在的自我不夠強大的表現。因此,家長的自我成長很重要,要常常看自己,多找找自己身上的優點,進行自我認可和欣賞。當我們能夠很好地看待自己並擁有自信的時候,面對孩子時,無論其表現如何,都可以很從容地應對。當父母比較平靜的時候,才可以很好地支援到孩子。
仔細想想,我們的有些情緒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會被激發,這些情緒其實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來自我們成長的經歷。也許我們小的時候一不聽話就會被父母揍,因此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就積壓了許多負面的情緒,比如憤怒、不平等。長大以後,當我們做了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憤怒的情緒就被啟動了,於是就會對孩子發脾氣。有的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則表現為煩躁。這是因為潛意識裡有兩個聲音,一個是來自父母的嚴厲的教訓,一個是來自自己小時候的委屈,這樣的衝突就會讓自己面對相似的情境的時候無所適從,因而感覺到很煩。這往往是一個人情緒的源頭,也叫“元情緒”。如果有激烈的情緒冒出來,可以覺察並厘清,覺察這個情緒不是來自孩子,而是自己的內在被激發了。如果能夠知道這其實是自己小時候積壓的東西,就要告誡自己,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沒人再對自己發脾氣了。同時意識到自己為人父母,沖孩子吼叫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引導孩子正面管理情緒當媽媽覺察到了自己的情緒,甚至習得了管理情緒的本領。即便是孩子做出了再“出格”的事情,也不會再大吼大叫。那對於孩子,讓其從小擁有管理情緒的本領,不為情緒的爆發所控制所干擾,媽媽又該如何引導呢?
正面管理方式與負面管理方式
如果你帶著孩子到飯店參加同事聚會,因為有人還沒到,大家只好聊天等待,可孩子已經餓了,要吃已經上桌的部分飯菜,你不讓,要求他再等一會兒,這時你的孩子可能是什麼反應?
1.他生氣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2.他反問媽媽:“我餓了,為什麼不讓我吃?”
3.他乖乖地坐在那裡,什麼事情也不做,什麼話也不說。
4.他開始翻媽媽的手提包,看看裡面有沒有好玩的東西。
5.他盯著桌上的飯菜,禁不住吸吮手指。
6.媽媽說如果今天聽話,明天就帶他去遊樂場,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7.他問媽媽要錢,自己到外面買了一個冰淇淋吃起來。
▼▼▼
或許孩子還有其他表現,但歸結起來都屬於不同性質的情緒管理策略。面對同一情境,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情緒表現,不同家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那麼這兩個“不同”就很有可能造就孩子以後的差異,即正面管理方式與負面管理方式。
▼▼▼
1是發洩策略 這是孩子使家長比較尷尬和為難的極端方式,他採取一些攻擊性、傷害性、破壞性的情緒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宣洩自己的憤怒。
2和7是主動解決策略 指孩子積極主動地採取針對問題和困難的適應性行為,盡可能地幫助自己減輕壓力,擺脫困境。
3是被動應付策略 孩子不主動採取任何積極的措施來調節面臨的矛盾,而是被動地承受,什麼也不想、不說和不做,只是發呆。
4是替代活動策略 指孩子自己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採取一些分心行為,忽略自己的需求。5是自我慰藉策略 孩子做一些無意義的重複動作來排解心中的焦慮,或者說一些假想的話來歪曲現實以達到安慰自己的目的。
6是重新思考策略 指孩子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態度,對事物的價值重新做出判斷和選擇,最終調節心理平衡。
以上策略的性質不同,“發洩”與“被動應付”屬於消極的負面管理方式,“自我慰藉”屬於中性管理方式,“主動解決”“替代活動”與“重新思考”屬於積極的正面管理方式。年齡大小相仿的孩子面臨同一情境,會採取差別很大的調節策略,這不但導致調節後果的差異,而且反映了孩子思維水準的高低、思維方式的優劣,形成思維習慣之後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人格以及修養和心理健康發展狀況。
“發洩” 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攻擊和破壞等問題行為,養成抱怨、報復等不良心理傾向與行為習慣。
“被動應付” 的孩子顯得比較聽話,但遇到問題就發呆,影響孩子形成主動意識、創新精神和進取人格。
“自我慰藉” 是孩子用逃避現實的方式調節平衡的自我安慰行為,久而久之,不利於提高孩子正確認識和分析問題、勇敢面對現實的能力。
“主動解決” 是孩子正確面對現實、認真分析問題、自主嘗試解決辦法的積極策略,是人一生都在發展和提高的能力。
“替代活動” 是孩子調節自己需求的積極策略,當孩子“主動解決”策略不利的時候,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對自己比較有意義的其他行為暫時佔據自己的需求,從而求得心理平衡。
“重新思考” 的孩子對事物的意義再次進行評估,在家長的引導下,善於從多個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形成態度一變行為就變的積極調節方式。
可見,正面管理方式有利於孩子改善自己的心理、人際關係與性格特徵,消極管理方式會助長孩子的不良反應,造成人際關係緊張,也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發育。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正面管理自己的情緒。
引導孩子正面管理情緒的方法
為此,家長需要把握以下三點。
●首先,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情緒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情緒讓孩子難過,使家長難堪,所以當孩子遇到事情想不開而出現低落、鬱悶,或者爆發、激烈的情緒時,有的家長不願意接納他的情緒,甚至認為孩子不應該這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因而否定、壓抑孩子的情緒。實際上,情緒因情境而產生,是人們經常出現的自然心理狀態,都應該得到理解和接納,不僅孩子需要家長這樣對待自己,其實,我們所有人都希望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在被接納的過程中,孩子體驗到家長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家長不會因自己的所作所為和情緒好壞而拒絕對自己的愛,孩子因而獲得了最基本的安全感以及自我成長的空間。
●其次,豐富孩子的情緒認知。
家長可以在讀書講故事或者孩子正在體驗情緒的時候豐富他的情緒認知。例如經常向孩子提問:“他(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孩子的說法可能比較籠統、辭不達意,家長可以接著用準確的詞語說:“你的感覺是……”或者說“這件事讓你很生氣。”“你看上去有點傷心。”然後還要反問孩子一句:“是不是這樣啊?”因為有時家長可能沒有理解孩子的情緒情感,這樣就需要進一步交流。孩子的情緒認知水準提高了,能理解和談論各種心理感受了,才能學會主動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再次,引導健康的表達方式。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常常是不由自主的選擇,是他沒有能力選擇更好的情緒表達方式,也沒有得到家長的及時關注與科學引導,所以家長樹立正面管理情緒的學習榜樣很重要。有時家長也難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是積極還是消極,可以通過孩子反觀自己。如果孩子的情緒已經比較麻煩,家長可以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產生了消極影響,改善自己的情緒管理方式常常會帶動孩子改善情緒。同時,家長以“適度、適時、適宜”的健康原則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做到既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就會指引孩子走向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
跟做了多大的事情或者賺了多少錢沒有關係。比如有些家長在外面看著精明強幹,回家後卻會把情緒發洩在孩子身上,這其實都是內在的自我不夠強大的表現。因此,家長的自我成長很重要,要常常看自己,多找找自己身上的優點,進行自我認可和欣賞。當我們能夠很好地看待自己並擁有自信的時候,面對孩子時,無論其表現如何,都可以很從容地應對。當父母比較平靜的時候,才可以很好地支援到孩子。仔細想想,我們的有些情緒總是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會被激發,這些情緒其實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來自我們成長的經歷。也許我們小的時候一不聽話就會被父母揍,因此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就積壓了許多負面的情緒,比如憤怒、不平等。長大以後,當我們做了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憤怒的情緒就被啟動了,於是就會對孩子發脾氣。有的人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則表現為煩躁。這是因為潛意識裡有兩個聲音,一個是來自父母的嚴厲的教訓,一個是來自自己小時候的委屈,這樣的衝突就會讓自己面對相似的情境的時候無所適從,因而感覺到很煩。這往往是一個人情緒的源頭,也叫“元情緒”。如果有激烈的情緒冒出來,可以覺察並厘清,覺察這個情緒不是來自孩子,而是自己的內在被激發了。如果能夠知道這其實是自己小時候積壓的東西,就要告誡自己,自己已經長大成人,沒人再對自己發脾氣了。同時意識到自己為人父母,沖孩子吼叫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引導孩子正面管理情緒當媽媽覺察到了自己的情緒,甚至習得了管理情緒的本領。即便是孩子做出了再“出格”的事情,也不會再大吼大叫。那對於孩子,讓其從小擁有管理情緒的本領,不為情緒的爆發所控制所干擾,媽媽又該如何引導呢?
正面管理方式與負面管理方式
如果你帶著孩子到飯店參加同事聚會,因為有人還沒到,大家只好聊天等待,可孩子已經餓了,要吃已經上桌的部分飯菜,你不讓,要求他再等一會兒,這時你的孩子可能是什麼反應?
1.他生氣地拍桌子或者踢椅子。
2.他反問媽媽:“我餓了,為什麼不讓我吃?”
3.他乖乖地坐在那裡,什麼事情也不做,什麼話也不說。
4.他開始翻媽媽的手提包,看看裡面有沒有好玩的東西。
5.他盯著桌上的飯菜,禁不住吸吮手指。
6.媽媽說如果今天聽話,明天就帶他去遊樂場,他想了想,就自己出去玩了。7.他問媽媽要錢,自己到外面買了一個冰淇淋吃起來。
▼▼▼
或許孩子還有其他表現,但歸結起來都屬於不同性質的情緒管理策略。面對同一情境,不同孩子有不同的情緒表現,不同家長有不同的管理方式,那麼這兩個“不同”就很有可能造就孩子以後的差異,即正面管理方式與負面管理方式。
▼▼▼
1是發洩策略 這是孩子使家長比較尷尬和為難的極端方式,他採取一些攻擊性、傷害性、破壞性的情緒和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宣洩自己的憤怒。
2和7是主動解決策略 指孩子積極主動地採取針對問題和困難的適應性行為,盡可能地幫助自己減輕壓力,擺脫困境。
3是被動應付策略 孩子不主動採取任何積極的措施來調節面臨的矛盾,而是被動地承受,什麼也不想、不說和不做,只是發呆。
4是替代活動策略 指孩子自己想辦法轉移注意力,採取一些分心行為,忽略自己的需求。5是自我慰藉策略 孩子做一些無意義的重複動作來排解心中的焦慮,或者說一些假想的話來歪曲現實以達到安慰自己的目的。
6是重新思考策略 指孩子改變自己的觀念和態度,對事物的價值重新做出判斷和選擇,最終調節心理平衡。
以上策略的性質不同,“發洩”與“被動應付”屬於消極的負面管理方式,“自我慰藉”屬於中性管理方式,“主動解決”“替代活動”與“重新思考”屬於積極的正面管理方式。年齡大小相仿的孩子面臨同一情境,會採取差別很大的調節策略,這不但導致調節後果的差異,而且反映了孩子思維水準的高低、思維方式的優劣,形成思維習慣之後將會影響孩子的性格、人格以及修養和心理健康發展狀況。
“發洩” 容易導致孩子出現攻擊和破壞等問題行為,養成抱怨、報復等不良心理傾向與行為習慣。
“被動應付” 的孩子顯得比較聽話,但遇到問題就發呆,影響孩子形成主動意識、創新精神和進取人格。
“自我慰藉” 是孩子用逃避現實的方式調節平衡的自我安慰行為,久而久之,不利於提高孩子正確認識和分析問題、勇敢面對現實的能力。
“主動解決” 是孩子正確面對現實、認真分析問題、自主嘗試解決辦法的積極策略,是人一生都在發展和提高的能力。
“替代活動” 是孩子調節自己需求的積極策略,當孩子“主動解決”策略不利的時候,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一個對自己比較有意義的其他行為暫時佔據自己的需求,從而求得心理平衡。
“重新思考” 的孩子對事物的意義再次進行評估,在家長的引導下,善於從多個角度看待同一事物,形成態度一變行為就變的積極調節方式。
可見,正面管理方式有利於孩子改善自己的心理、人際關係與性格特徵,消極管理方式會助長孩子的不良反應,造成人際關係緊張,也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發育。因此,家長要引導孩子學會正面管理自己的情緒。
引導孩子正面管理情緒的方法
為此,家長需要把握以下三點。
●首先,接納孩子的所有情緒。
情緒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情緒讓孩子難過,使家長難堪,所以當孩子遇到事情想不開而出現低落、鬱悶,或者爆發、激烈的情緒時,有的家長不願意接納他的情緒,甚至認為孩子不應該這樣,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因而否定、壓抑孩子的情緒。實際上,情緒因情境而產生,是人們經常出現的自然心理狀態,都應該得到理解和接納,不僅孩子需要家長這樣對待自己,其實,我們所有人都希望別人這樣對待自己。在被接納的過程中,孩子體驗到家長對自己的愛是無條件的,家長不會因自己的所作所為和情緒好壞而拒絕對自己的愛,孩子因而獲得了最基本的安全感以及自我成長的空間。
●其次,豐富孩子的情緒認知。
家長可以在讀書講故事或者孩子正在體驗情緒的時候豐富他的情緒認知。例如經常向孩子提問:“他(你)現在有什麼感覺?”孩子的說法可能比較籠統、辭不達意,家長可以接著用準確的詞語說:“你的感覺是……”或者說“這件事讓你很生氣。”“你看上去有點傷心。”然後還要反問孩子一句:“是不是這樣啊?”因為有時家長可能沒有理解孩子的情緒情感,這樣就需要進一步交流。孩子的情緒認知水準提高了,能理解和談論各種心理感受了,才能學會主動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再次,引導健康的表達方式。
孩子出現消極情緒常常是不由自主的選擇,是他沒有能力選擇更好的情緒表達方式,也沒有得到家長的及時關注與科學引導,所以家長樹立正面管理情緒的學習榜樣很重要。有時家長也難以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是積極還是消極,可以通過孩子反觀自己。如果孩子的情緒已經比較麻煩,家長可以反省自己是不是對孩子產生了消極影響,改善自己的情緒管理方式常常會帶動孩子改善情緒。同時,家長以“適度、適時、適宜”的健康原則幫助孩子管理情緒,做到既善待自己又善待他人,就會指引孩子走向健康的情緒表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