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不再害羞, 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給寶寶與人交往的機會, 然後從中引導, 讓寶寶在實踐中, 慢慢變成“社交小達人”。
1 營造開放式環境
育兒專家認為, 要為孩子創造一個開放式的家庭環境, 如果家長能在孩子社會交際處於萌芽階段時, 不失時機地提供各種各樣的社會生活和人際交往體驗, 就可以預防孩子出現社交性退縮。 倘若孩子對社交已有了畏懼情緒, 家長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走出去, 與同伴交往, 而不能遷就他, 把孩子禁錮在家裡對於可能存在“社交恐懼症”兒童的心理治療, 家庭和學校將承擔十分重要的角色。
Advertisiment
首先要為孩子打造良好家庭及社會交往氛圍, 讓他重新恢復自信、樂觀的性格。 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參加各種競賽, 並適時地給兒童以表揚和獎勵, 將有利於提高他們的自信, 激發他們的社交信心和興趣, 克服“社交敏感”。
2 參與集體活動
孩子在3歲之後就開始有交往的願望, 這也預示著他們交往心理的萌芽。 他們強烈希望與同齡人交流溝通, 僅僅和成年人特別是單單與父母交往, 已經不能滿足此階段交往的社會需求了。 此時, 就要讓孩子儘早參與集體生活, 而且要儘量創造這種環境。 如果將孩子及時送人幼稚園, 在集體生活中滿足他們交往的願望, 可以使孩子的交際能力獲得良好發展。
Advertisiment
3 父母多關注孩子
這種孩子平時表現正常, 一處於社交情境或集體生活中就出現異常反應, 例如怕見生人, 問避集體活動, 不敢與人說話和交往、膽怯退縮、表情淡漠。 據分析, 導致兒童社交性退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的屬於氣質性社交障礙, 生性靦腆, 膽小, 好獨處;有的屬於挫折性社交障礙, 由於某次社交情境中不愉快的經歷。 例如, 被人喝斥、搶白而產生自卑, 因為尋求自我保護而不願與人交往;還有些孩子則是由於家庭教養方法不當造成了封閉性格, 特別是孩子幼年時處於相對封閉環境, 缺乏與同伴交往的實踐, 而不知如何與人交往。 研究表明, 社交性退縮多發生在獨生子女身上, 而家庭教養不當則是其主要原因。
Advertisiment
4 榜樣的力量
對不擅交際的孩子, 要經常向孩子提供好的榜樣。 有研究者做了這樣的實驗, 讓一名善於交際的孩子充當模特, 向那些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的孩子演示各種社會技能, 如對別人微笑、分享行為、發起積極的身體接觸、給以口頭贊許等, 結果, 這種方法有效地增加了模特所演示的各種行為。 研究者還發現, 榜樣與兒竜越相似, 效果就越好(例如充當榜樣的孩子起先也是內向、退縮的孩子);對榜樣演示的行為當場作出評價, 提醒孩子這樣做的好處是什麼, 也會增強榜樣演示的效果。 在家庭教育中, 可以充分利用看電視、孩子跟別人一起玩等機會, 發現這種榜樣, 向孩子作解釋。
5 經常性的訓練
有些社會交往技能是必須“教給”的,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6 讓孩子自己解決困難
孩子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 總會遇到一些挫折, 或因為沒有經驗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出現的問題, 這個時候, 孩子很可能產生難受的情緒或者逃避, 媽媽不要責怪孩子, 也不要急著替孩子處理問題, 可以試著引導孩子, 或者告訴他方法, 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這樣他就能慢慢學習到經驗, 面對“難題”也不會束手無策。 漸漸地, 孩子就能在人際交往中越來越熟練, 自然不會對“涉世”心生恐懼。 即使是對孩子長大之後, 也有益無害呢。 可以嘗試著先從身邊較為熟悉的環境中的陌生人開始, 漸漸向外擴展, 讓他體會與人交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