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彩選讀:“輩分之間的戰爭”如何雙贏?

父母和孩子——“輩分之間的戰爭”如何雙贏?

“有時候, 我甚至希望他的自殺嘗試真的能夠成功, 一位母親含著淚這樣說道。 這位母親正在談論的人是自己14歲的兒子拉爾斯, 母親認為正是拉爾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水生火熱, 如同生活在地獄之中。 來自兒子的蔑視、咒駡和毆打是這位單親母親的家長便飯。 馬利本·迪特裡希並不是唯一一個被這樣對待的人。 對父母施暴這種事情有逐漸增多的趨勢, 通常施暴者都是家中的男孩子, 他們用毆打、咒駡和其他各種各樣的“具有攻擊性的行為”來對待自己的父母。

Advertisiment
‘村子裡的人都對我指指點點, 因為我沒有管教好自己的孩子’一位來自施瓦本地區的名叫伊爾卡·霍夫裡希的母親說道。 每一次父母們都在盡自己最後的努力來抓住管教孩子的適當方法……”

霍夫裡希女士的說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父母們害怕失敗導致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 並為孩子與父母之間關係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如果父母們能夠正視自己與孩子之間充滿衝突和矛盾的關係——毫無疑問, 所有的父母們都在承受著這種關係帶來的折磨, 那麼讓父母們接受自己的矛盾心理和負面感覺也將變得更容易。 在這裡和接下來的內容中, 我將帶領父母們認識到, 當自己受“負面感覺”影響時, 自己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和衝動。

Advertisiment
這種認識不是為了強調義務和責任(內聚力, 尤其是愛)有多麼的重要, 只是單純的讓父母們正視自己的心理活動(心理學家們經常提到的“好鬥的”或“讓人討厭的”情緒, 例如嫉妒、仇恨等等)。

上面所說的一切, 絕對不是為了向父母們證明, 你們應該並允許自己的負面情緒隨意地滋長氾濫, 而“僅僅”應該誠實地面對它們, 坦誠的和大家探討它們。 在有一些嘩眾取寵專以聳動新聞吸引大眾注意力的媒體報刊雜誌中, 有一些事實會被過度的誇大, 而發生在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常見衝突也會被刻意的尖銳化。 曾經, 有一篇報導的內容讓人十分震驚:寶馬汽車公司的首席設計師盛怒之下槍殺了自己的兒子,

Advertisiment
而導致他盛怒的原因則是兒子沉迷于喝藥吸毒。 這種報導通常會給讀者們留下一種錯覺:原來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已經惡化到了這種地步!

面對自己的孩子時, 有些人想要排除自己的某些情緒, 尤其是“負面情緒”, 失敗以後, 他們就總是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衝突刻意地誇大。 針對這種情況, 心理學大師西格蒙德·佛洛德在很早以前就說過:“越是想要刻意排除的情緒反而越容易反復出現。 ”

如果將家庭關係比作是一場持久戰的話, 那麼父母和孩子則分別是參與到這場戰爭中的兩隻敵對軍了。

“年幼時有過被毆打經歷的父母們特別渴望家庭生活的和諧, 但是當現實中他們期望的和諧落空了以後,

Advertisiment
他們會感到驚慌, 不知所措。 他們認為孩子們麻木不仁、殘酷無情, 辜負了自己對他們的信任, 並因為孩子們對他們信任的辜負而痛苦不堪……通常情況下, 那些所謂的最受鍾愛的、被管教的最好的孩子也是最直接的受虐者。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越高, 他們會使用暴力手段對付孩子的機會和可能性也就越高。 父母們在失控或憤怒的情況下, 會條件反射式的想到對孩子施暴來發洩自己期望落空的痛苦。 此時, 暴力手段也就成了父母們最後的、也是唯一的手段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