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彩選讀: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

成為孩子最好的朋友

義大利籍導演南尼·莫瑞提(Nanni Moretti)曾經執導過一部在影評界受到高度評價的分段式影片——《親愛的的日記》。 這部影片中, 當一個人想通過電話與另一個成年人通話的時候, 他必須保持極大的耐心, 因為這裡的小孩子如同無人管教的齊天大聖, 任意胡為, 一天到晚守在電話機旁, 截聽打給父母的電話, 還非要打電話的人扮鬼扮馬扮各種動物的叫聲才向自己的父母傳達他們的電話。 電影詳盡描繪了接電話的小孩子是如何要求來電人員學動物叫的, 其中有狗的吠叫、貓的喵喵叫,

Advertisiment
還有長頸鹿交尾時的叫聲等等。 對於打電話的成年人而言, 這還真是一項艱巨的考驗。 這部電影讓人們發現:在賽琳娜島上, 只有獨生子女, 而且這些獨生子女還都被寵的無法無天。

以前的人們通常都有兄弟姐妹, 所以在他們眼中, 能夠與他人處於一種水準的相處關係模式中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 因此他們並不會很珍惜這種關係模式。 現在的人們, 尤其是飽受孤單和寂寞侵襲的人們, 則比較陷入另一種危險之中——總是幻想著那些已經消失了的幸福的天堂般的國度, 儘管事實是這種幸福國度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在社會轉型時期, 真正看清我們即將失去的是什麼, 水準的關係模式——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包括在內——對我們而言有著什麼樣的意義,

Advertisiment
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應該做到, 利用水準關係讓家庭氣氛變得更加活躍, 但是如果沒有這種水準關係的話, 家庭生活也能照舊如此。

那些已經“足夠好的”父母, 能夠正確的回應孩子提出的需求的父母, 在必要時也不要害怕自己變成“壞父母”(這裡的“壞父母”既不同于完全放縱自己孩子的父母, 也不同于將孩子管死的父母, 而是適當的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父母, 因為在有些人眼中, 父母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所以此處的壞父母加了引號), 對於孩子的行動給予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即使沒有直接參與孩子建立與他人水準相處關係的這個過程, 但是在他們這樣做的時候, 已經間接的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Advertisiment
現代社會中, 有些父母一直想成為自己孩子最好的朋友, 所以上面的舉動對於他們而言是一件十分難以辦到的事情(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 這樣的父母要求孩子與自己分享所有的事情, 一旦孩子在他們面前有什麼秘密——即使這是一件世間最正常的不過的事情——他們都接受不了, 更何況讓他們放手, 讓孩子自由的與其他人交往)。 父母們的這種做法會剝奪孩子培養獨立自主性格的機會, 並且還會導致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變得不和諧, 甚至有時發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一個小孩子騎著他的小三輪腳踏車去拜訪自己的小朋友, 是一件具有紀念意義的事情, 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有多轟動,
Advertisiment
而是因為孩子的這種舉動意味著他正在嘗試踏入另外一個世界, 一個沒有被自己父母保護的密不透風的世界。 在這件事之後的幾年中, 他還將一步一步地逐漸脫離自己父母的控制。 父母們給孩子機會, 讓孩子認識到沒有父母陪伴在身旁的生活時什麼樣的, 也是父母作為孩子的訓練夥伴的指責之一。 這樣一來, 父母和孩子才能為將來一定會面臨的分開早做打算。 與同齡人的交往在此時會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 他們才是孩子真正的、最好的朋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