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護理寶貝的小耳朵

寶貝的耳朵又軟又小, 如何護理會讓許多媽咪感到有些難辦.你是不是也有這方面的困惑呢?那就讓我們看看專家是怎麼做的吧。

Advertisiment

護理用具:紙巾、消毒棉簽、食用植物油、手電筒、耳挖勺

怎樣防止水進入寶貝的耳道裡?

1.寶貝洗頭時

讓寶貝面部朝上, 媽咪用一隻手托住寶貝的頭、頸部, 同時用拇指和中指分別壓住寶貝左右耳廓, 使耳廓覆蓋住外耳道, 以防水流進耳道。

2.寶貝吃奶後

媽咪要把寶貝立起來抱, 輕拍寶貝的背部, 拍出奶嗝, 防止被寶貝吐奶, 造成奶水流入耳道。

3.寶貝躺著哭鬧時

媽咪要及時擦淨寶貝臉上的淚水, 防止眼淚順著臉頰流入耳道。

媽咪你知道嗎?

洗澡水、奶水、淚水一旦進入寶貝的外耳道, 會使耳內的耳屎軟化、膨脹, 引發耳道堵塞、流水, 發生外耳道炎;而且, 寶貝外耳道進水後很容易帶入細菌, 增加耳道感染的機會。

一旦寶貝的耳道進水怎麼辦?

Advertisiment

1.媽咪要注意固定好寶貝的頭, 防止他晃動頭部。

2.媽咪可用消毒棉簽輕輕吸幹寶貝外耳道內的水。

錯誤舉止

切不可讓棉簽進入寶貝外耳道過深。 這樣可能傷到寶貝的鼓膜。
小飛蟲進入寶貝的耳道裡怎麼辦?

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和, 寶貝的戶外活動比較多, 有時小飛蟲會飛進寶貝的耳道裡, 使寶貝很難受。 這裡教媽咪2個小妙招, 輕輕鬆松解決問題:

1.滴油法

寶貝側臥, 讓飛入小蟲的耳朵向上, 滴入幾滴食用植物油, 就會驅使小蟲爬出。

2.照明法

帶寶貝進入光線暗的環境, 用手電筒照射寶貝飛入小蟲的耳朵, 利用昆蟲的趨光性, 誘使小蟲飛出。

錯誤舉止!用棉簽去夠小蟲。 這樣容易使小蟲越爬越深, 給取出小蟲造成更大困難。

Advertisiment

媽咪你知道嗎?

如果經過上述處理, 小蟲還是沒有出來, 要儘快帶寶貝去醫院請醫生幫忙。

提醒媽咪呦!

1.不要給寶貝掏耳朵呦

寶貝雖小, 耳道裡也會有耵聹(俗稱耳屎), 但媽咪不要隨意給寶貝掏耳朵, 因為, 寶貝的外耳道皮膚很嬌嫩, 掏耳朵容易造成皮膚破損, 發生感染。 一般來說, 耳屎一般會隨著寶貝吃奶而自行脫出。 不過, 如果形成了較堅硬的耵聹栓塞, 就要到醫院請醫生幫助取出來。

2.不要擅自取寶貝誤放耳中的小物品呦!

淘氣的寶貝, 有時會將手裡玩的小珠子或吃的糖豆、花生米塞進耳朵, 此時媽咪不要自行處理。 這些小東西是圓的, 表面又比較光滑, 沒有合適的用具很難取出來。 一旦弄不好, 異物越捅越深,

Advertisiment
甚至傷到寶貝的鼓膜。 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去醫院, 請耳科醫生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