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些什麼?

酷暑炎熱, 出汗較多, 水分丟失相對增加, 容易造成體液代謝的失調和中暑。 夏季, 人的抵抗力相對較弱, 細菌、病毒也會趁虛而入。 而糖尿病、高血壓病、哮喘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易遭受侵襲。 那麼, 慢性病患者如何平安度過炎夏呢?在生活上要做些什麼準備呢?

一、適當補水

夏季高溫環境, 出汗多, 血液濃縮, 會造成血糖升高, 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會覺得口幹難耐, 此時宜多飲水, 以補充體內水分之不足。 一般地說, 平時糖尿病患者需要補水800~1000毫升, 夏季可增加到1500~2000毫升, 以溫開水、清茶為宜。 注意:糖尿病患者不可貪涼食冷飲,

Advertisiment
以免損傷腸胃;也不可飲用含糖飲料, 以免引起血糖升高。

二、預防感冒

患糖尿病後, 人體內部出現了物質代謝失調, 使體質變弱, 抵抗力下降;而血糖又有利於細菌和病毒的繁殖, 使人體更容易招致感染。 所以, 糖尿病患者夏天要當心感冒。 炎夏, 室內大多使用空調, 室內空氣不易流通, 容易引發感冒, 尤其是開著空調睡覺更易著涼。 因此, 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期呆在空調房間裡。 開空調後, 室內外溫差以5℃內為佳, 同時經常開窗通風。 一旦發生感冒, 即使是輕度感冒, 也要及時治療, 切不可拖延, 否則容易誘發肺炎。

三、監測病情

在夏季, 血糖最容易變化, 糖尿病患者要經常監測血糖, 使空腹血糖保持在4.4~6.0毫摩爾/升, 餐後血糖穩定在5.5~8.0毫摩爾/升。

Advertisiment
如不達標, 應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同時, 要監測血壓和血脂, 如有異常, 需及時處理。 另外, 要進行尿常規檢查, 及早發現尿路感染和酮症酸中毒。

四、預防腹瀉

糖尿病患者時刻伴隨著高血糖的發生, 抑制了白細胞吞噬細菌的能力。 對常人來說, 消化道有少量細菌不一定會致病, 然而對糖尿病患者來說, 就有可能引發疾病。 糖尿病患者要注意夏季飲食衛生, 特別是要安全使用冰箱。 通常, 冰箱的冷藏溫度為4℃, 而引起腹瀉最常見的痢疾桿菌為耐寒菌, 在低溫下可存在3個月。 在夏季, 糖尿病患者決不可掉以輕心, 從冰箱中拿出的熟食要徹底加熱後才能食用, 以保證安全。 否則, 會引發急性胃腸炎或稱"冰箱腹瀉症",

Advertisiment
從而誘發酮症酸中毒, 對疾病的康復不利。

五、堅持運動

夏季氣候炎熱, 患者往往會放鬆運動治療, 運動不足必然會導致血糖升高。 一般而言, 糖尿病患者可選擇游泳或餐後快走40分鐘。 步行是最安全、簡便的運動, 也是最容易堅持下來的。 切記不要空腹運動, 以防止低血糖。 同時要避免在陽光直射下劇烈運動, 以免中暑。 特別要提醒的是, 糖尿病患者不宜在卵石道上行走。 因糖尿病患者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 導致了神經變性, 引起神經病變感覺障礙, 當行走在卵石道上時, 容易被硌傷。

六、吃有講究

在一日三餐中留出少量的飲食量, 放在餐後2~3小時進餐, 其目的是使血糖維持在能滿足身體熱量需求的水準。 夏季水果較多,

Advertisiment
水果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如鉻、錳), 對提高胰島素降糖活性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當血糖得到很好控制時, 在兩餐之間或運動之後, 可適當進食水果, 這對疾病的康復是有益的。 吃水果要有選擇。 梨、桃、草莓、柚子等, 每天可吃1~2只;可以吃些西瓜, 每次50~100克。 而含葡萄糖較多的葡萄、香蕉、荔枝、棗、紅果等, 不要吃。

七、經常排毒

在炎熱的夏季, 人體比以往產生出更多的有毒物質, 極大地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 因此, 糖尿病患者應多吃有排毒作用的食物。 比如:動物血可以清除重金屬, 大蒜可以抑制細菌, 海帶可以降低血脂等。

八、規範治療

不管是服降糖藥, 還是用胰島素, 都要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壓盡可能達到正常。 在夏季, 胰島素應儲存在4℃冰箱裡,

Advertisiment
以免高溫失效。 注射時, 要注意消毒。 如有感冒等感染, 需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以免發生糖尿病急性併發症。

九、毋忘護足

夏季來臨, 糖尿病患者要積極治療"腳氣", 並選擇合適的軟底鞋。 夏季, 人體的腳汗較多, 加上硬塑膠涼鞋的磨擦, 容易發生足部潰破。 一旦有足部破裂, 一定要"小題大做", 及時去醫院治療, 千萬不要自行換藥, 否則容易引起感染, 導致敗血症, 貽害無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