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糜爛型腳氣

1 什麼是糜爛型腳氣

糜爛型腳氣是由皮膚癬菌(真菌或稱黴菌)所引起的, 是所有腳氣中最多見的一種, 多發於第三與第四趾, 第四與第五趾之間。

產生原因:導致這種病的細菌喜歡在潮濕、溫暖的環境裡生長繁殖, 所以, 腳出汗比較多, 經常穿透氣性差的雨鞋、膠鞋的人容易出現糜爛型腳氣。

2 糜爛型腳氣的症狀

初起趾間潮濕, 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 遭到破壞的角質層較鬆軟, 很容易刮除而露出紅斑糜爛的基底面。 乾涸脫屑後, 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 有奇癢, 易繼發感染。 皮疹夏重冬輕。

搔抓和摩擦時,

Advertisiment
會造成細菌感染, 從而發生惡臭, 中醫稱之為臭田螺。

3 糜爛型腳氣怎麼根治

西藥治療:

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 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 每日2次, 待收幹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藥膏, 每日2次。

中藥治療: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 任選一種研末備用, 洗淨腳後撒於患處。 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鮮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 蒼術、黃柏各15克, 每日煎洗糜爛型腳氣1-2次。 對水皰型腳氣或有感染時使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 皂角30克, 花椒15克, 任選—種, 放入半斤醋內, 浸泡一天后, 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 連續治療7天, 對角化型腳氣有良效。

4、木瓜30克, 甘草30克。 將上藥水煎取汁, 侯溫後足浴5—10分鐘, 每日2次, 每天1劑, 連續5—10天。

5、藿香30克,

Advertisiment
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 米醋1000毫升。 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 去渣, 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 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 每次20—30分鐘, 連續使用5天。

6、丁香15克, 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 黃柏、地榆各20克。 上藥水煎取汁, 而後將藥液候溫洗足, 每次10—15分鐘, 每日5—6次, 每日1劑, 每劑可用2次。

7、 葛根, 白礬、千里光各等量。 將上藥烘乾研末, 密封包裝, 每袋約重40克, 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 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 混勻足浴, 每次20分鐘, 7日為1療程, 連續1—2個療程。

8、白鮮皮40克, 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 防風20克, 荊芥穗、枯礬各10克, 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 蔥白4枚。 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 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10—15分鐘, 每日2次, 一般用藥4-5劑即可。

4 治療糜爛型腳氣的偏方

1、白蘿蔔去腳臭。

Advertisiment
白蘿蔔半個, 切成薄片, 放在鍋內, 然後加適量水, 用旺火熬3分鐘, 再用文火熬5分鐘, 隨後倒入盆中, 待降溫適度後, 反復洗腳, 連洗數次即可除去腳臭。

2、土黴素去腳臭。 將土黴素研成末, 塗在腳趾縫裡, 每次用量1--2片。

3、鹽姜水除腳臭。 水中放適量鹽和數片薑, 加熱至沸, 不燙時洗腳, 並搓洗數分鐘, 不僅除腳臭, 腳還感到輕鬆, 可消除疲勞。

4、黃豆水治腳氣。 黃豆150克, 水約1公斤,用小火約煮20分鐘, 待水溫能洗腳時用來泡腳, 可多泡會兒。 治腳氣效果極佳, 腳不脫皮, 而且皮膚滋潤。 一般連洗三四天即可見效。

5、無花果葉治腳氣。 取無花果葉數片, 加水煮10分鐘左右, 待水溫合適時, 泡洗患足10分鐘, 每日2次, 一般三五天即愈。

6、白醋治腳氣。 腳氣病患者,

Advertisiment
可用棉球浸白醋塗患部, 止癢又殺菌, 有輕微脫皮, 塗一次可半個月不犯, 再犯再塗。

7、啤酒治腳氣。 把瓶裝啤酒倒入盆中, 不加水, 雙腳清洗後放入啤酒中浸泡20分鐘再沖淨。 每週泡1、2次。

8、米醋治腳氣。 米醋一斤, 將醋倒入盆內, 浸泡或浸洗, 每日兩次, 每次約一小時, 消炎殺菌, 可治腳化, 又簡單, 見效又快, 輕者四天根治。

9、十大蒜治腳氣。 生大蒜頭兩隻, 去皮放入半斤醋內泡3天, 再用大蒜頭擦患處, 每日3次。 連用7-10日, 有消炎和殺死細菌之特效。

10、蘆薈治腳氣。 夏天, 用蘆薈葉揉搓葉汁往腳上擠抹, 自然風乾, 每次一隻腳用一葉。

5 糜爛型腳氣如何預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 汗腳要治療。 勤換鞋襪, 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 以吸水通氣。

Advertisiment
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 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 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 要形成制度, 以防相互傳染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