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可以說是健康的一面鏡子, 通過仔細觀察嬰兒的大便顏色、氣味和性質等, 能夠瞭解其消化道的健康狀況, 對及早發現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在正常情況下, 嬰兒期的糞便是呈金黃色的。 但由於生長期以及餵養方式不同, 不宜一概而論。 嬰兒出生後10小時至3天內, 排出的糞便呈墨綠色, 且黏稠無臭, 內含胎毛、羊水、腸黏膜上皮細胞和膽綠質等, 稱為胎糞;3天以後, 糞便逐漸轉為黃色, 母乳餵養的呈金黃色, 稠度似牙膏, 伴有酸氣不帶臭;以奶粉為主人工餵養的嬰兒大便呈黃色或土灰色, 質地硬, 有蛋白質分解後的臭氣;混合餵養的呈黃色或淡褐色,
Advertisiment
然而, 當嬰兒消化道有各種疾病時, 糞便就會出現形形色色的變化。
粥樣便 也稱水樣便。 多見於病毒性腸炎, 由於嬰兒發生中毒性消化不良時, 腸蠕動加快, 大量水分伴隨著不完全消化的食物一同排出, 使大便呈水樣或粥樣, 有的還含有少量黏液和脂酸皂塊, 無腥臭味。
膿血黏液便 大便中混有膿血和黏液, 每天排便多達十幾次至幾十次, 大便前常有陣發性肚子痛, 每次排便量很少, 便後又有排不淨的感覺, 醫學上稱為“裡急後重”, 為腸道下段有炎性疾病, 如細菌性痢疾、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等。
鮮血便 糞便表面或便末附有鮮血, 多為下段消化道出血引起, 如結腸癌、腸息肉、痔瘡、肛裂等。
Advertisiment
陶土色便 糞便顏色似白陶土樣, 這是由於膽汁不能進入腸道的緣故。 此時應考慮是否患了膽管阻塞, 並及時上醫院檢查。
脂肪消化不良性便 糞便呈蛋黃色稠狀或液態, 有油光色彩, 在便盆中可滑動, 伴惡臭, 原因是食物中的脂肪未能很好消化而引起。
蛋白消化不良性便 呈黃褐色稀水樣便或灰黃色硬便, 有刺鼻的臭雞蛋氣, 有時嬰兒噯氣也有同樣的臭氣, 提示嬰兒牛奶餵養過多或糖分過少。
糖消化不良性便 呈黃綠色, 糞質粗糙, 為稠狀或成堆, 帶有大量泡沫, 有強烈的酸臭氣。 是由於澱粉類食物餵養過多而造成, 嬰兒常常同樣有腹脹和肛門排氣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