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糾正不良育兒習慣 用科學方法養寶寶

科學育兒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保障。 然而, 至今仍有些人沿用不良的習俗育兒, 有礙新生兒的生長發育, 應予糾正。

糾正不良育兒習慣 用科學方法養寶寶

剃滿月頭

在一些鄉村有這樣的傳說, 嬰兒滿月時把頭髮全部剃掉, 再長出來的頭髮就會既濃又密。 其實, 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 嬰兒的頭皮相當嬌嫩, 抵抗力差, 剃滿月頭難免刮出外傷, 引起化膿性☆禁☆感染。

捆蠟燭包

不少人認為, 嬰兒出生後應將其兩髖和雙膝放平伸直, 用包單包裹好再在外面紮緊帶子, 這樣就能防感冒或是阻止羅圈腿的發生。 其實,

Advertisiment
羅圈腿是佝僂病的一種表現, 因缺乏維生素d所致。 捆紮蠟燭包限制了嬰兒的身體相關關節及其韌帶和肌肉活動, 不利於機體與智力的發育, 還容易造成臍部、皮膚感染, 誘發髖關節脫位, 使孩子長大後出現步態異常。

挑馬牙

有些人發現嬰兒口中有白色的小球珠, 認為這是出馬牙, 必須挑破擦掉, 如不及時擦掉, 可能引起發熱。 這種看法也無科學根據, 口腔裡這些小白點並不是牙齒組織, 而是脫落的上皮細胞和唾液裡的礦物質混合堆積而成, 會自然脫落, 不會給嬰兒造成痛苦。 如果強行挑擦去除, 往往會損傷口腔粘膜引起炎症, 甚至感染化膿。

口對口餵食

農村有不少婦女至今仍習慣口對口給嬰兒餵食, 這是很不好的做法。

Advertisiment
成年人接觸多種病菌, 只是由於機體抵抗力較強, 一般不會發生疾病。 嬰兒機體的各種功能尚未發育健全, 缺乏抵抗力。 倘若做母親的經常口對口給嬰兒餵食, 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將其攜帶的病菌傳染給孩子, 容易造成本可避免的疾病。

不洗囟門

出生的嬰兒, 囟門尚未閉合, 有人認為這是不能觸動的禁區, 不能洗擦, 結果在前腦門處結了一層黑糊糊的垢痂。 嬰兒癢得難受, 又不會表達, 往往哭鬧不安。 其實, 新生兒的囟門雖然尚未閉合, 但有肌肉和頭皮保護, 因而也應輕輕洗擦, 保持清潔。

母乳擦臉

民間流傳用母乳塗擦嬰兒的臉, 會使嬰兒的面部皮膚白嫩,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道理。 相反, 因嬰兒面部皮膚嬌嫩、血管豐富,

Advertisiment
若將乳汁塗擦其上, 因母乳而繁殖的細菌就會進入毛孔, 使皮膚產生紅暈或小膿皰;如不及時治療, 膿皰破潰可能留下疤痕, 重者還會繼發全身感染。

嚴密包裹

不少家長生怕孩子著涼, 總是把孩子裹得嚴嚴實實的。 卻不知, 這樣做孩子既不舒服又會因孩子體溫調節能力差, 熱量散發不出去而捂出病來。 過度搖晃 一些父母愛把孩子抱在手裡不停地搖晃, 有的甚至把孩子拋在空中玩耍, 還有的把孩子放在搖籃裡, 靠搖晃著催其入眠。

事實上, 這些搖晃動作對孩子害處大。 搖晃過多的孩子可智力減弱, 腦子受傷, 變得反應遲鈍;剛吃飽奶的孩子被搖晃, 還會使其吐奶, 甚至導致奶水嗆入肺中引起吸入性肺炎, 嗆入氣管可使其窒息。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相對於那些沒有科學依據、流傳下來的而沒有實踐依據的古老育兒方法, 我建議家長還是相信現代科學的力量, 以避免給寶寶的健康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