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固執任性, 這與他所在的環境是有密切關係的。 如今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 “六合一”家庭比比皆是,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一家六口都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 事事處處依著孩子, 對孩子關愛備至。
孩子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 不管孩子提出什麼要求都從不拒絕;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不達目的, 決不甘休。 孩子從家長心目中的“小皇帝”變成了自我心中的“小皇帝”。
稍微不順心, 孩子就亂發脾氣。 這是孩子產生固執行為的環境和土壤, 必須加以改造。 首先要多為孩子提供社會環境和社會生活,
Advertisiment
讓孩子有機會時常與其他同伴共同生活、共同遊戲。 從中瞭解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瞭解除了自己的欲求外, 還有其他人的欲求。 從中體會到友好相處、共同享受的快樂。 以此消除社會交往中“自我中心”性的固執任性行為。
開頭教育法 家長一定要重視和抓好孩子第一次出現固執任性的教育。 比如帶孩子上街, 他看見商店裡的一架玩具飛機, 就哭鬧, 如果不買給他, 他就堅決不走, 並且這是孩子第一次哭鬧要買東西的固執任性行為, 家長就應該謹慎對待。 如果經濟條件允許, 就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 主動地買給孩子。
不要等孩子哭鬧時才買, 使孩子誤解為只要哭鬧, 就能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Advertisiment
等到孩子哭鬧沒勁了, 或感到再擰下去也沒意思了, 再啟發、誘導他改掉發“擰”的壞脾氣。 父母在這樣做時, 要簡明易懂地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買的理由, 並說明用哭鬧這種方式來要脅是不好的, 是不能達到自己目的的。
孩子的固執任性行為第一次就被及時責罰, 得到及時的教育和引導, 即使以後再次出現, 稍作勸阻孩子就會聽從了, 出現三次、四次的可能性更少, 甚至不會再出現。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
Advertisiment
管放教育法 對孩子的行為, 既要嚴加管束和引導, 又要適當放開, 讓孩子有自由發展的空間和自主決定的權利。 這是把孩子的固執任性行為消滅于萌芽狀態的有效方法
。 一般說來, 孩子玩遊戲或玩他喜歡玩的東西, 當他玩得入迷時, 家長突然想讓他停止, 去完成大人要求他做的事, 孩子一般是不樂意接受的, 也就容易犯任性固執的毛病。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就可以採用管放法, 欲擒先縱, 欲管先放, 適當讓步, 或讓他從中選擇。 比如, 孩子玩得正高興, 家長想讓他吃飯, 可提前一點時間說:“孩子, 快要吃飯了,
Advertisiment
這樣, 既可以使孩子擺脫任性固執的產生, 防止出現“頂牛”狀態, 又可以使孩子感到受信任, 產生滿足感。
獎懲教育法 獎懲教育法就是對孩子的正確行為進行獎勵, 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懲罰。 因為孩子還小, 對自己的行為, 哪些是正確的, 哪些是錯誤的, 有時還分辨不清。
當孩子做對了事情時, 家長能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支持、表揚、獎勵, 就等於給剛種下的小苗澆了定根水。 當孩子做錯了事情時, 家長就要立即給予教育。
及時教育孩子的作用在於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應該改正什麼錯誤。 為孩子“轉變”“搭梯子下樓”。 千萬不能沒有制止行動, 而是口頭威脅“等你爸(或其他人)回來收拾你”。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固執亂發脾氣時, 家長應立即指出他的錯誤, 並對他的態度冷淡下來, 不理睬他, 直到孩子“軟”下來, 再給他講道理。
而當孩子有所進步, 如同樣一件事, 孩子在以前會亂發脾氣, 現在不再亂發脾氣或亂發脾氣減輕了, 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希望孩子能堅持下去。 長此以往, 孩子正確的行為得到鞏固, 錯誤的行為會逐漸消除。
冷處理教育法 冷處理教育法就是讓孩子冷靜下後再進行教育。 孩子的固執任性往往是為了引起父母的不安, 因為孩子知道父母疼愛他, 一哭一鬧就會使父母心軟而滿足他的要求。 如果父母遷就一次, 孩子下次就會以此為手段逼父母就範。
一旦他有了“看你也擰不過我”的意識, 孩子的擰脾氣就不容易矯正了。孩子是會察顏觀色的。當他看到父母態度堅決,自己的哭鬧不起作用時,就會自動放棄自己的無理要求、主動親近父母。
這時父母要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啟發教育,告訴孩子“為什麼是不對的”和“怎樣做才是對的”,並針對“擰”的原因提出幾條具體要求。當孩子能實現這幾條要求時,就要適當滿足他的某種合理要求,下次他再有要求也不發擰了。
比如,當孩子哭鬧、撒潑,產生固執任性行為時,在有安全保證的條件下,家長不去理睬他,讓他體驗不被人理睬的孤獨難受滋味。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冷處理的時間長短要適當。
一般來說,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決定冷處理的時間。孩子的年齡是幾歲就冷處理幾分鐘,比如孩子三歲就應冷處理三分鐘。這樣既讓孩子在冷處理中得到反省,又不超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當孩子感到哭鬧等“武器”已經不靈時,他自然會停止哭鬧。在這時再進行說服工作,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如果在孩子哭鬧發“擰脾氣”時,家長對他進行粗暴的打罵,反而會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傾向,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轉移委託教育法 當孩子出現任性固執行為時,家長可以利用當時的情景特點,設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能吸引孩子的一些新穎的事物上去。
比如孩子撒野不願意上幼稚園,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我們早點上幼稚園,先到幼稚園的草坪玩一下滑滑梯再進教室,好嗎?”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會轉移到滑滑梯上去,他就會不撒野而主動自覺地上幼稚園。轉移法往往可以同委託法連用。
當孩子發生任性固執行為時,家長可委託他去完成某項新的任務,但這項新的任務一定是孩子感興趣,並且是孩子有能力做到的。
比如,星期天早上,孩子一起床就打開電腦玩遊戲,玩了很久,媽媽怎麼勸她,她都不聽。還和媽媽頂嘴慪氣。後來爸爸說,孩子,快點找衣服穿好,我們一起去公園玩。
孩子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關上電腦,連忙去找衣服,並主動地叫媽媽幫梳頭。這樣,既矯正孩子的固執任性行為,又化解了母女之間的矛盾衝突,增進了母女之間、父女之間的情感。特別要強調的是:如果孩子正玩得高興,父母硬要打斷他,要他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孩子就要發擰。
這時父母不要大動肝火,不要破壞他高興的情緒,而應該讓他把喜歡做的事情做完,或者把他的興趣引導到父母意向的方面去。
孩子的擰脾氣就不容易矯正了。孩子是會察顏觀色的。當他看到父母態度堅決,自己的哭鬧不起作用時,就會自動放棄自己的無理要求、主動親近父母。這時父母要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啟發教育,告訴孩子“為什麼是不對的”和“怎樣做才是對的”,並針對“擰”的原因提出幾條具體要求。當孩子能實現這幾條要求時,就要適當滿足他的某種合理要求,下次他再有要求也不發擰了。
比如,當孩子哭鬧、撒潑,產生固執任性行為時,在有安全保證的條件下,家長不去理睬他,讓他體驗不被人理睬的孤獨難受滋味。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冷處理的時間長短要適當。
一般來說,是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來決定冷處理的時間。孩子的年齡是幾歲就冷處理幾分鐘,比如孩子三歲就應冷處理三分鐘。這樣既讓孩子在冷處理中得到反省,又不超過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當孩子感到哭鬧等“武器”已經不靈時,他自然會停止哭鬧。在這時再進行說服工作,教育的效果可能會更好。如果在孩子哭鬧發“擰脾氣”時,家長對他進行粗暴的打罵,反而會使孩子也具有暴力傾向,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轉移委託教育法 當孩子出現任性固執行為時,家長可以利用當時的情景特點,設法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能吸引孩子的一些新穎的事物上去。
比如孩子撒野不願意上幼稚園,父母可以對孩子說:“我們早點上幼稚園,先到幼稚園的草坪玩一下滑滑梯再進教室,好嗎?”這樣,孩子的注意力可能會轉移到滑滑梯上去,他就會不撒野而主動自覺地上幼稚園。轉移法往往可以同委託法連用。
當孩子發生任性固執行為時,家長可委託他去完成某項新的任務,但這項新的任務一定是孩子感興趣,並且是孩子有能力做到的。
比如,星期天早上,孩子一起床就打開電腦玩遊戲,玩了很久,媽媽怎麼勸她,她都不聽。還和媽媽頂嘴慪氣。後來爸爸說,孩子,快點找衣服穿好,我們一起去公園玩。
孩子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關上電腦,連忙去找衣服,並主動地叫媽媽幫梳頭。這樣,既矯正孩子的固執任性行為,又化解了母女之間的矛盾衝突,增進了母女之間、父女之間的情感。特別要強調的是:如果孩子正玩得高興,父母硬要打斷他,要他做不願意做的事情,孩子就要發擰。
這時父母不要大動肝火,不要破壞他高興的情緒,而應該讓他把喜歡做的事情做完,或者把他的興趣引導到父母意向的方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