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孩子挑食 家長要以身作則

孩子挑食是我們經常會提到的一個話題。 所以很多家長在搜索餵養指南知識的時候也會著重來瞭解這個問題, 要改變孩子挑食的毛病很難麼?其實並不難。 有育兒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 孩子的成長就是一個模仿的過程, 所以家長先要以身作則。

第一, 父母要以身作則, 為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注視著。 父母在飲食上有什麼壞毛病或不好的習慣, 孩子八九不離十也會有, 這些都是因為孩子受父母的影響。

一般家庭中, 如果大人都不挑食, 相信孩子挑食的機率會大大降低。

Advertisiment
在我們家, 豆爸和豆媽都不挑食, 平時的飲食生活很隨便, 做什麼就吃什麼, 不會因為某此東西不好吃或做得不好而不吃。 豆媽還有點個壞毛病就是不愛吃麵食, 作為在南方土生土長的人來講, 不愛吃應該不算是壞毛病, 只是不愛吃, 並不是不吃, 有了爸爸和媽媽做榜樣, 豆豆小朋友也算得上是什麼東西都吃。

第二, 孩子的飲食建議多樣化

孩子這階段, 對任何事物都會充滿好奇心, 食物也不例外, 如果天天讓他看到同樣的東西, 吃同樣的東西, 相信時間久了別說是孩子, 就是大人都會有一種厭倦感。

為了不讓這種厭倦感在孩子身上發, 建議同一天中不要做同樣的食物給孩子吃。 而且, 同一種食物也不要採用一塵不變的方法做,

Advertisiment
偶兒變換下做法感覺就完全不一樣。 比如:豆豆小朋友喜歡吃麵食, 光面條豆媽就能變換著做出N多種方法, 一星期都能吃到不同風格、不同口味的麵食。 今天炸醬麵、明天打鹵麵、後天拌面、大後天悶面, 再過一天說不定又是炒麵等。

光炸醬麵又能做出很多花樣, 採用不同的配料, 做出來的醬又不同。 居家過日子, 做飯菜講究的是營養, 迎合家人的口味, 加些自己的創意, 隨意去搭配, 相信這麼多方法這麼多樣式, 總有幾種是適合孩子的。 另外, 孩子有時候不同時期他們的口味和喜好也會發生變化, 細心的媽媽一般都會觀察到。

第三, 給孩子自主權, 不強迫他吃東西

有時候家長辛苦辛苦做出來的美味佳餚,

Advertisiment
端到孩子面前時他卻無動於衷。 媽媽不想讓自己的辛苦浪費, 就會強迫著孩子吃, 有老人在身邊的更為顯著, 基本上都是老人跟在孩子屁股後追著喂, 孩子在前面跑, 大人在後面追。

豆媽面對這種問題的觀念就是放任自由。 媽媽辛苦做出來了, 你給面子大口大口地吃, 會非常開心, 不吃雖然有點難過, 但是不會強迫你吃。 這樣一方面是給你自己選擇的權力, 另一方面也許是媽媽做出來的東西根本都不合你的胃口或者是當時肚子不餓不想吃, 等餓了的時候再吃。 如果強迫孩子去吃, 只會給他的心理增加一種負擔, 從而更加抗拒那種食物。

正如上面所說的那樣,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模仿的過程, 孩子的挑食往往和家長有著密切的關係。

Advertisiment
如果你要改變孩子挑食的壞毛病, 那麼你自己首先要以身作則, 如果你這樣做了, 就會發現問題很容易得到改善。 同時我們還要在其他方面共同努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