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糾正孩子的任性行為

孩子不聽話、與父母唱反調等任性行為其實很常見, 但是家長要注意, 寶寶的任性並不是天生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家長們的教育不當而引起的。 因此, 家長要對寶寶的任性進行教育。 那麼如何就正孩子的任性呢?下面介紹幾種方法希望能幫到爸爸媽媽們!

順從與反抗

孩子在3歲之前, 一般都比較順從, 父母說什麼, 就聽什麼;父母說這些東西不准碰, 他就不碰。

這樣的孩子常會得到父母、親友的讚揚:“這孩子真聽話”。 接近3歲時, 父母直覺感到孩子開始變了, 變得不那麼“聽話”了。 這時, 正是孩子形成獨立性和任性的開始,

Advertisiment
父母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變化, 並注意教育引導。

信任自己, 信任別人, 對事有獨立性, 這是性格中很重要的品質, 這種品質在很小的年齡階段就已開始萌芽, 而且跟以後的性格形成密切相關。 心理學家曾分別挑選了100名3~5歲反抗性強和100名幾乎看不出反抗的兒童, 並對這些兒童進行追蹤性研究。 研究發現, 這批兒童到青年時, 原來反抗性強的一組物件, 有84人意志堅強, 有主見, 能獨立地分析和判斷事物並作出決定;而原來“無反抗性”的一組人, 只有26人成為意志堅強的人, 其餘的人相對顯得碌碌無為。

糾正孩子的任性行為

任性的行為界限

孩子有天生的好奇心、模仿性, 生活上常有這樣的實事:2歲左右的幼兒自己拿著匙吃東西,

Advertisiment
吃得狼藉不堪, 還把瓷匙敲碎;人沒有掃把那麼高, 卻拿著掃把掃地, 父母剛把垃圾掃攏, 寶寶卻把垃圾掃開。 像以上行為, 可能遭到父母責駡, 其實, 這正是孩子表達主動性、獨立性的行為, 並不是任性, 父母不但不應該責駡, 還應該給予鼓勵、表揚和引導。

有的孩子被嬌養過甚, 吃東西挑東挑西, 父母給他吃茶葉蛋, 他非要吃攤販賣的醬燴蛋;父母特地再給他燒了醬燴蛋, 他又非要吃茶葉蛋。 有的孩子在吃飯時邊吃邊玩, 當父母收起玩具時, 就賴在地上打滾。 像這種行為, 就屬於任性了。

如何糾正孩子任性

第一, 家長應要求孩子有一定的行為界限, 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要讓孩子明白, 什麼事該做, 什麼事不該做,

Advertisiment
並鼓勵他堅持執行。 不能總跟孩子說:“就今天這一次啦”、“下不為例啦”。

對孩子超越行為界限的事, 決不能遷就, 否則, 只會嬌慣孩子, 助長孩子的任性毛病, 以後難以改正。 還須注意的是:父母必須一致。

第二, 在孩子任性時, 父母要善於把孩子的興趣引開去, 以轉移他的任性。 例如, 孩子進入超市, 吵著要買糖果, 看見氣球, 又鬧著要氣球, 此時, 父母可設法讓孩子去觀察某一事物, 使他忘掉剛才哭喊著要的糖果、氣球。

第三, 父母要注意教育方法, 要有耐心。 當孩子哭鬧時, 父母可採取漫不經心的態度, 讓孩子感到, 他的哭鬧嚇唬不了誰, 讓他漸漸安靜下來。 有的孩子自尊心太強, 父母可適當給他一個“臺階”, 幫他“收場”, 然後再通過“擁抱――對視――談話”的方式進行教育。

Advertisiment

擁抱, 可使孩子感受到, 雖然他做了錯事, 父母還是愛他的, 使孩子對父母不產生抵觸情緒。

對視, 可讓孩子從父母的眼神中, 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愛, 和對他任性的不喜歡。

談話, 要簡短明瞭, 使孩子在保持自尊心的前提下, 明白自己錯在哪裡, 今後該怎麼做。

小編總結:要糾正寶寶的任性需要父母親的耐心教導與教育, 凡事不能操之過急, 不然可能會出現反效果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