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指是嬰兒常見的行為, 是發展過程中出現的。 大約有一半的小嬰兒有過這種吮指行為, 其高峰在18-21個月。 有80%的兒童在入睡時還要用一用。
吮指的方式在不同兒童那里是不同的。
有的只是把手指(多數是大拇指)塞在嘴里“咂”;有的是抱著毛絨的玩具就要吃指;還有的不是吃大拇指, 而是吮食指、中指, 甚至拳頭。
吮指的時間對不同兒童也不相同。 有的只要是醒著沒人陪伴就吮, 有的是在入睡前才吮。 在入睡前吮指的, 更難糾正。
對吮指的看法, 不同國家有不同。 在我們國家, 家長很緊張, 覺得孩子有了大問題了,
Advertisiment
吮指的原因一開始是偶然的、不經心的, 嬰兒在兩個月左右就“發現”自己的手了。 他偶爾把手、手指碰到嘴邊、伸到嘴里, 很自然, 吮吸一下很快樂, 就常常這樣做, 終于形成了習慣。 有人認為小嬰兒吮指是由于出生后吮吃瓶奶, 吮吸動作沒有得到滿足, 所以出現吮指, 這也有可能。 對于年齡大一點的兒童(五、六歲)來說, 因為某個原因(父母爭吵、爺爺經常發大脾氣等)心理情緒緊張, 感情無寄托,
Advertisiment
總之, 對吮指的看法各式各樣, 是否急于糾正, 認識也不盡相同。 我個人認為這是一種在兒童發展過程中常見的行為, 在一歲以內不必過份緊張, 一歲以后, 應該注意糾正。 當然, 在兩三個月就糾正更好。 兩歲左右開始糾正, 可以利用語言講道理, 效果更好。 四歲經后再開始糾正, 由于習慣太牢固, 糾正起來, 困難很大。
糾正吮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小嬰兒醒著的時候, 總讓他的手指有事做, 搖小撥浪鼓、小搖鈴, 會有用, 另外, 抱他起來走動。 在他剛要把手伸到嘴里時, 把他的手指拿出來, 逗引他看垂掛的玩具、聽你唱唱歌, 轉移他的注意力。
2、在手指上涂上“有異味的東西”, 如黃蓮、一點點咸味、一點點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