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糾正挑食需要對症下“藥”

雖說很多挑食問題不算病, 但在糾正過程中, “對症治療”也是沒錯的。 美國著名小兒胃腸專家班尼·科茲納教授介紹說, 目前對於飲食行為問題的分類, 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不過, 根據他多年的經驗, 可以考慮將其分為六類, 家長們可以逐一對照。

第一類是狀態調節障礙, 一般出現在新生兒身上。 不停哭鬧, 不能在一段時間內保持清醒、安靜的孩子, 很容易因緊張在餵養過程中出現問題。 此時, 家長一定要首先考慮調節其情緒, 而後, 挑食、厭食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第二類是互動障礙。 這在臨床中見到的並不多,

Advertisiment
如果出現, 也多在8個月左右時。 這些孩子因為家長的忽視, 缺乏互動, 所以在視覺以及情感表達方面都存在障礙。 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階段出現餵養問題, 建議最好先檢視一下自己是否盡到了心。

第三類是厭食症。 這種孩子的表現往往是食物攝入不足, 持續1個月以上。 它往往發生在食物轉換期, 也就是換固體食物時。 此時, 孩子除了對食物不感興趣, 對其他所有東西都感興趣, 會到處跑, 表現出非常強的自主性, 看上去生長、發育都基本正常, 但可能存在不規則的睡眠。

對這種情況, 家長不能滿屋子追著喂, 否則只能加重他的不良飲食行為。 應該首先減少用餐的衝突, 不要逼著他吃, 其次就要試著引發他對食物的興趣,

Advertisiment
並給孩子立好規矩, 讓他清楚, 吃飯時, 不允許到處亂跑、亂玩。

第四類是感官上對食物的厭惡。 這些孩子通常是對特定一些質地或味道的食物拒絕。 這種行為在臨床上被稱為觸覺防禦, 對有些東西強烈地拒絕, 而對他喜歡的就非常偏愛。 此時, 最好的辦法是儘早引入各種食物, 使他能夠克服對新食物的恐懼心理, 但絕對不要用食物去賄賂他, 說“如果你吃了什麼東西, 我就怎樣。 ”

第五類是因為併發有器質性疾病。 這些孩子往往在吃東西後, 會有嘔吐等不良反應, 所以他對進食非常害怕, 往往是在半睡眠狀況下才能吃。 這就需要配合正規的治療了。

第六類是外傷等造成的器質性疾病。 他們往往在進食時發生哽咽,

Advertisiment
或口腔運動有問題、有心血管疾病等。 這也需要到醫院查明原因並嚴格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