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微事物敏感期 寶寶變身“收藏控”

突然有一天, 寶寶對細微的事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喜歡撿路邊的小石子, 喜歡收集小紐扣、小釘子……媽媽時不時地就能從寶寶口袋裡翻出些小玩意兒, 媽媽對此感到不解, 寶寶為何變成了“收藏控”?別擔心, 這是寶寶的細微事物敏感期。 本期麻麻不懂我就來聽聽“收藏控”寶寶的內心獨白。

媽媽困惑:寶寶為什麼突然變成“收藏控”?


寶寶為什麼喜歡撿石頭?

瓶蓋、紐扣、小石子……甚至是小釘子, 有些媽媽會突然發現寶寶開始對這些東西感興趣, 並且在自己的“百寶箱”裡裝滿了這些“寶貝”。 這讓媽媽們不由想起喜歡收集閃閃發光的小玩意兒的小鳥。

Advertisiment
可寶寶為什麼也有這種癖好呢?解答之前, 先來看看媽媽們的遭遇。

恒恒媽:兒子喜歡收集小石子兒

恒恒今年3歲了, 是個乖巧懂事的小男生, 可是最近恒恒的行為讓我感到很無奈--恒恒喜歡上了收集石子兒。 無論去幹什麼, 只要走在外面, 恒恒的眼睛總是盯著地下, 他可不是想撿錢的“小財迷”, 他的眼裡只有各種各樣的小石子。 看見一個就能興奮半天, 然後撿起來就往兜裡裝。 雖然說孩子玩什麼不要太多干預, 可我總擔心他這樣撿石子兒把手弄得髒兮兮的, 再一個不小心放到嘴裡或揉到眼睛裡, 多不衛生啊!這傢伙這麼愛收藏石子兒到底怎麼回事?

妞妞媽:女兒最近的迷上了小瓶蓋!

Advertisiment


寶寶為什麼喜歡收集小東西?

“媽媽, 喝完了把瓶蓋給我!”最近我家妞跟我說得最多的就是這句話了, 這個小傢伙自打在樓下小賣部看到那裡堆著的汽水瓶蓋後, 就一發不可收拾地喜歡上收集瓶蓋, 而且各種各樣的蓋子, 她都來者不拒。 最要命的是, 小傢伙還會為了瓶蓋嚷嚷著讓我買飲料。

妞有個小箱子, 原來是裝玩具用的, 現在玩具都得給瓶蓋讓位了, 看她的架勢, 估計小箱子裝不滿她是不會甘休的。 現在自己玩的時候, 她還會把箱子裡的瓶蓋翻來覆去地看看弄弄的, 倒是讓人省心不少, 可這收藏癮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浩媽:兒子對地上的縫隙、小洞特感興趣

浩浩現在快兩歲了, 前兩天太他去江邊散步,

Advertisiment
他居然蹲在地上把江邊的木頭棧道研究了半天:先是發現木板和木板之間有個小縫隙, 然後試著用小手去摳, 我不讓他摳, 他就抓起旁邊一片樹葉要塞進去, 嘗試了半天, 樹葉掉下去了, 結果把他給興奮壞了。 然後現在一看到地上、牆上甚至傢俱上有縫隙或是小洞, 他都想去弄一弄。 我感覺很無語, 不過後來查了資料才發現, 原來兒子的這種行為屬於對細微事物敏感, 原來這也是一種敏感期啊!長知識了!

寶寶來解答:這些細小的東西真有意思

我從出生開始就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懷抱, 後來漸漸地, 我掌握了爬和走的技能, 可是這些技能對我來說還是有難度的, 於是我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如何爬、如何走上面。

Advertisiment
當有一天, 我發現我可以很自在地走路時, 我就有很多精力去看看別的東西啦!哈哈, 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新奇的東西有那麼多:

麻麻, 你快看, 小螞蟻這是在幹什麼呀?麻麻你快來, 這個小石頭上有小黑點, 為什麼那個卻沒有?突然有一天, 我就開始發現原來我所能看到的不止爸爸媽媽還有龐大的汽車、房子, 原來還有那麼多有趣的小東西是我原來沒有注意到的呢!

當我發現這些細小的東西這麼有意思時, 我就好像發現了一個“大世界”, 我會看到地上有小石子兒, 小石子旁邊有一隻小螞蟻, 哈哈!太有意思了。


關注細微事物 讓寶寶的精細動作得到發展

小編視角:對細微事物敏感是觀察力發展的開端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

Advertisiment
所有的能力都是逐步在發展的。 當寶寶還在爸爸媽媽懷抱裡的時候, 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是圍繞著爸爸媽媽的。 等寶寶再大一點, 他就會對色彩鮮豔或是能發出各種聲音的東西產生濃厚的興趣。 當寶寶的能力再發展一些的時候, 就到了對細微事物敏感的時期, 一般來說, 細微事物敏感期會在1歲半~2歲出現, 一直持續到4歲左右。

在這一階段, 寶寶已經不需要對走路等技能投入太多的專注力, 於是, 他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探索世界, 也就有更多的精力去注意自己曾經無法注意到的細節。 換句話說, 對小石子、小紐扣甚至小小的孔洞、縫隙感興趣, 正是寶寶觀察能力發展的結果。 媽媽們不僅不需要發愁, 反而應該感到欣喜。

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精細動作的掌握也趨於完善,抓、捏細小東西本身,就是在發展他們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而這就給以後發展他們的精細動作打下了基礎。

小編支招:寶寶進入細微事物敏感期爸媽這樣做

瞭解到寶寶變成喜歡收集各種小玩意兒的“收藏控”與細微事物敏感期有關,媽媽多少可以鬆口氣了。而對於寶寶的敏感期,正是幫助寶寶提升智慧的好時機,媽媽們又該如何把握呢?


不妨主動帶孩子去觀察

方法一:主動帶孩子去觀察

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最近變身“收藏控”,或者對地上的小縫隙、小洞等細節特別感興趣時,不妨主動出擊,多帶孩子去觀察細微事物。可以帶孩子去昆蟲博物館或者植物園,和孩子一起觀察小蟲子或植物上的各種小細節。正確引導並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方法二:保持耐心 不打擾孩子的觀察

當寶寶蹲在路邊看小螞蟻時,媽媽不要不耐煩地打斷孩子或催促孩子離開,孩子的觀察在他自己看來,其實也是一種“工作”,一種值得他聚精會神去做的“工作”。只要孩子所處的位置沒有危險,就給他一些時間,最後讓他自己主動離開。不要去破壞他的認識過程,因為這也是在培養孩子專注的品質。

方法三:製造一些小玩意兒

如果寶寶對一些小玩意特別感興趣,媽媽不妨自己“製造”一些小玩意讓寶寶收集。例如準備一些小珠子,藏在家裡的一些角角落落,讓寶寶去收集。如果條件允許,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這個小遊戲。這樣一來,滿足了孩子的收藏欲,也提升了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特別提示:如果你家孩子進入了細微事物敏感期,並且有了自己的“藏品”。媽媽千萬別把孩子的這些“寶貝”扔了。可以給他找一個小盒子讓他專門存放,以此來保護他的這種行為和心理。

另外,這個階段的寶寶精細動作的掌握也趨於完善,抓、捏細小東西本身,就是在發展他們小手的肌肉和手眼協調能力,而這就給以後發展他們的精細動作打下了基礎。

小編支招:寶寶進入細微事物敏感期爸媽這樣做

瞭解到寶寶變成喜歡收集各種小玩意兒的“收藏控”與細微事物敏感期有關,媽媽多少可以鬆口氣了。而對於寶寶的敏感期,正是幫助寶寶提升智慧的好時機,媽媽們又該如何把握呢?


不妨主動帶孩子去觀察

方法一:主動帶孩子去觀察

如果媽媽們發現寶寶最近變身“收藏控”,或者對地上的小縫隙、小洞等細節特別感興趣時,不妨主動出擊,多帶孩子去觀察細微事物。可以帶孩子去昆蟲博物館或者植物園,和孩子一起觀察小蟲子或植物上的各種小細節。正確引導並提升孩子的觀察能力。

方法二:保持耐心 不打擾孩子的觀察

當寶寶蹲在路邊看小螞蟻時,媽媽不要不耐煩地打斷孩子或催促孩子離開,孩子的觀察在他自己看來,其實也是一種“工作”,一種值得他聚精會神去做的“工作”。只要孩子所處的位置沒有危險,就給他一些時間,最後讓他自己主動離開。不要去破壞他的認識過程,因為這也是在培養孩子專注的品質。

方法三:製造一些小玩意兒

如果寶寶對一些小玩意特別感興趣,媽媽不妨自己“製造”一些小玩意讓寶寶收集。例如準備一些小珠子,藏在家裡的一些角角落落,讓寶寶去收集。如果條件允許,爸爸媽媽還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這個小遊戲。這樣一來,滿足了孩子的收藏欲,也提升了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

特別提示:如果你家孩子進入了細微事物敏感期,並且有了自己的“藏品”。媽媽千萬別把孩子的這些“寶貝”扔了。可以給他找一個小盒子讓他專門存放,以此來保護他的這種行為和心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