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數寶寶口腔疾病殺手 7大方法趕走細菌

寶寶口腔疾病護理作為寶寶護理的重要部分之一, 我們應該首先瞭解到嬰幼兒免疫力低下、皮膚粘膜的屏障功能也差, 常因感染、外傷或其他因素的影響, 引起口腔粘膜糜爛、損傷而致病, 因此我們要注意做好寶寶口腔疾病護理。 常見的寶寶口腔疾病主要有以下幾種:


想要寶寶有一口漂亮的牙齒, 口腔護理很重要

鵝口瘡:

又名雪口, 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口炎。 此病與新生兒出生時產道感染或乳具感染有關, 此外菌群失調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如長期濫用抗菌素)。 其表現主要是在孩子的口腔粘膜上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可有一處或多處同時發病。

Advertisiment
這些白膜可以發生在口腔內的任何部位, 常見於上下唇內側,頰粘膜、舌面、牙齦、軟硬齶上,有時也能波及到咽部。 開始為乳白色點狀或小片狀,逐漸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略微凸起,周邊不紅。 不易擦去, 若強行擦拭後局部潮紅, 可有溢血。 一般無全身症狀, 重者可出現食欲低下、拒奶、哭鬧不安、低熱、呼吸困難等。

口腔疾病護理要點:

1、一般用2%碳酸氫鈉溶液清洗口腔, 每日2~3次。

2、面積較大時, 可用制黴菌素10萬u加水1-2ml塗患處,一天3次, 一般3~4天即可治癒。

3、孩子生病時應正規使用抗菌素以減少本病的發生。

4、對於白膜蔓延到喉頭、氣管、食管乃至血液的嚴重病兒必須及時送醫院治療。

Advertisiment

皰疹性口炎:

是Ⅰ型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禁☆感染, 以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最易罹患。 起病時可有38℃-40℃的發熱, 1-2天后口腔粘膜上出現小水皰, 可為單個, 也可成簇。 小水皰破潰後形成很淺的潰瘍, 上面有黃白色膜樣滲出物, 周圍有紅暈。 患兒常有局部疼痛伴流涎, 煩躁哭鬧、拒食吐奶等表現。 本病終年可以發生, 冬春季為流行高峰, 具傳染性, 可在托幼機構群體發病。 若不經治療, 經過l-2周會自愈, 但容易復發, 反復發作者通常與微量元素鋅的缺乏有關。 嬰兒護理知識

口腔疾病護理要點:

1、急性期多為對症處理, 如退熱、鎮靜, 局部可用皰疹淨(研細塗之)或中藥錫類散。

2、保持口腔清潔, 勤喂水, 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宜, 以減少刺激。

Advertisiment
孕婦保健知識

3、應補充微量元素鋅, 可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

細菌性口炎:

它多於急性☆禁☆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降低、口腔不潔情況下發病。 可發生於口腔粘膜各處, 以舌、唇內、頰粘膜多見。 初起為粘膜充血水腫, 然後出現大小不等的糜爛或潰瘍, 上面覆蓋厚厚的灰白色假膜, 易於擦去, 擦拭後創面可見出血。 全身反應與感染的嚴重程度有關。


寶寶口腔出現問題, 要及時處理

口腔疾病護理要點:

1、如感染嚴重、症狀明顯、口炎範圍大時, 應儘早就醫給予抗生素靜滴或肌注。

2、局部可塗金黴素甘油、中藥養陰生肌散、以及2%利多卡因止痛。

3、加強口腔護理及對症治療。

創傷性口炎

多因外傷、硬物擦傷或新萌出乳牙的創傷, 使相應的口腔粘膜損傷。

Advertisiment
病損無定形, 與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關, 多為單個損害。

以下為兩個嬰幼兒特有的創傷性口炎:

1、嬰兒舌系帶潰瘍:

是由於新萌出的乳牙切脊銳利, 或同時有舌系帶過短, 以致兩者反復摩擦形成潰瘍, 久之進一步形成較硬的纖維瘢痕, 影響舌的運動。

2、貝氏口瘡:

有的嬰兒經常吮吸拇指、異物(如玩具等), 反復多次後可在粘膜較薄的上頜翼鉤處形成對稱的圓形或橢圓形潰瘍。

口腔疾病護理要點:

1、治療此類疾病關鍵在於去除創傷刺激因素, 如糾正不良習慣、磨改過銳的切緣、牙尖等。

2、局部塗抹1%龍膽紫等消毒抗菌藥。 寶寶健康知識

3、如舌系帶反復潰瘍已形成瘢痕的, 應帶患兒到口腔科行舌系帶矯正術。

奶瓶性齲齒

Advertisiment

奶瓶性齲齒是幼兒常見的口腔疾病之一。 父母常任由幼兒吸吮奶瓶而進入夢鄉, 放縱牙齒泡在乳汁、尤其是加糖的牛奶中, 如此不良習慣久而久之, 使整排牙齒發生嚴重的齲齒, 還會造成齒列不整。

口腔疾病護理要點:

1、哺乳完畢後, 用紗布或牙刷沾水清潔牙齒表面, 建立幼兒喜愛口腔清爽的感覺, 儘早戒除奶瓶餵食的方式。

2、照顧好乳牙, 讓它不要因嚴重齲齒過早脫落, 而導致齒列不整;若發現齒列不整, 儘早就醫。

寶寶口腔護理的七大要點:


要多給寶寶清潔口腔

1.經常給寶寶喝些溫開水, 可以有效起到滋潤和清潔口腔的作用。 如果寶寶吃奶後睡著難以喂水, 媽媽可用一次性消毒棉簽沾水, 輕輕地給寶寶口腔清理一下。

2.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吃吃停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吃吃停停,媽媽千萬不要用橡皮乳☆禁☆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以此催促寶寶吸吮,這樣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3.嚴格保持乳☆禁☆頭、奶具的衛生。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保持RUTOY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RUTOY,擦試RUTOY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4.沖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每次喂之前先在大人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5.經常幫有口腔問題的寶寶按摩牙床。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紅腫的牙肉,會讓寶寶感到舒服一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6.當寶寶因為口腔問題不願意進食時,試試準備些溫度稍低的涼涼奶液,這樣會降低對寶寶口腔的刺激,促進寶寶進食。

7.因為口腔問題或乳牙萌出前有啃噬抓咬現象的寶寶,可以為其準備些磨牙棒、胡蘿蔔、蘋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有大人在旁監護。

2.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吃吃停人工餵養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吃吃停停,媽媽千萬不要用橡皮乳☆禁☆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以此催促寶寶吸吮,這樣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3.嚴格保持乳☆禁☆頭、奶具的衛生。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保持RUTOY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RUTOY,擦試RUTOY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餵養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後再使用。

4.沖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每次喂之前先在大人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5.經常幫有口腔問題的寶寶按摩牙床。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紅腫的牙肉,會讓寶寶感到舒服一點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6.當寶寶因為口腔問題不願意進食時,試試準備些溫度稍低的涼涼奶液,這樣會降低對寶寶口腔的刺激,促進寶寶進食。

7.因為口腔問題或乳牙萌出前有啃噬抓咬現象的寶寶,可以為其準備些磨牙棒、胡蘿蔔、蘋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有大人在旁監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