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強調, 治病不如防病, 而防病也要根據不同小孩的體質特點, 不能千篇一律。
疾病高發 預防是關鍵
醫生說, 不一定是流感季節, 只要是平時天氣變化較大的時候, 小孩患病的幾率就會增加, 表現出來就是門診量增加。 小孩通常帶有父母的體質特徵, 不同體質患兒感冒表現不同, 有的是久咳不止, 有的是發熱。
但是, 家長一見到孩子生病, 總是希望醫生看完病立即見效。 而且, 生怕孩子營養不夠, 又是燉雞, 又是買營養品, 猛補一通。 其實, 這是不符合規律的。
她提醒, 孩子感冒發熱, 切忌惡補。 因為, 發熱後過早食用高蛋白食物容易引起再次發熱;正確的做法是發熱時應吃一些容易消化的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另外, 儘量多休息, 減輕體力消耗, 減少外出到公共場所, 避免交叉感染。 對於小孩發熱的處理, 醫生建議, 家長可採取服藥加適當按摩的辦法。
專家還特別提醒, 兒童用藥與成人劑量有區別, 一定要看清說明書, 最好用專門的兒童劑型, 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誤區1: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
天氣驟冷, 很多家長唯恐孩子感冒, 早早就把孩子捂得嚴嚴實實。 其實, 孩子越捂越嬌, 抗寒能力差, 反倒容易感冒。
誤區護理
誤區2:不讓孩子出門
孩子體內新陳代謝旺盛, 如果過度限制他們到室外活動, 由於室內溫度過高, 身上容易出汗,
Advertisiment
誤區3:注射丙種球蛋白
每次引起孩子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體都可能是不同的。 目前還沒有研製出能有效預防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藥物和疫苗, 可以說, 注射丙種球蛋白也不是仙丹妙藥, 況且注射丙種球蛋白還存在一定程度感染傳染病的風險。
誤區4:一感冒就用抗生素
抗生素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並無治療作用, 反而會對小兒產生毒副作用。
1.避免接觸病原體:在感冒流行期間, 不要帶孩子到人多擁擠、空氣渾濁的公共場所。
家裡有人感冒時, 儘量減少與小兒接觸。 經常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 用醋薰蒸房間, 可殺滅空氣中的病原體。
2.保證營養:家長應掌握科學的營養知識,
Advertisiment
抗生素使用
3.衣著恰當:應根據氣溫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不可穿得太多, 小兒出汗後要及時換下汗濕的衣服, 以免受涼誘發感冒。
4.讓孩子多喝水。 兒童體內含水量相對成人多。 年齡越小, 體內水分所占比例越高, 只有供給充足的水分, 才能保證正常的新陳代謝。
多年的研究和實踐證明, 白開水最適合孩子的需要。 因為白開水最易於透過各組織的細胞, 能最有效地發揮水在人體內的作用, 促進新陳代謝, 增強免疫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5.加強鍛煉:經常進行“三浴”鍛煉(即日光浴、水浴、空氣浴)。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儘量多休息, 減輕體力消耗, 減少外出到公共場所, 避免交叉感染。 對於小孩發熱的處理, 醫生建議, 家長可採取服藥加適當按摩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