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防止寶寶尿床的幾個建議。
世界上沒有不尿床的寶寶,
也是一直困擾媽媽的問題,
下面就來看看學齡前兒童尿床的原因和防止方法吧。
學齡前兒童尿床的原因
有一些孩子尿床有遺傳因素, 這種情況大多發生在男孩中, 孩子的父親小時候也往往尿床, 這種情況引起的尿床, 有時可到青春期才自愈。
引起尿床的疾病有:蟯蟲症(蟲體對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腎臟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損傷、骶部神經功能障礙、癲癇、大腦發育不全、膀胱容積過小等等, 但因病引起的遺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Advertisiment
不良衛生習慣有:父母照顧不周;沒有給孩子進行及時的排尿訓練如長期使用一次性尿布, 孩子對排尿的行為沒有敏感的反應;孩子的內褲太緊、局部沒有清洗尿漬刺激等。
精神因素有:孩子入睡前玩得太累或興奮過度;孩子曾受了驚嚇甚至是害怕尿床受到責駡等。
環境因素有:突然換新環境;氣候變化如寒冷等。
此外,
孩子入睡前飲水過多;吃了西瓜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父母在孩子夜間有便意時沒有及時把尿等都會造成孩子尿床。
Advertisiment
細數防止寶寶尿床的幾個建議
母乳餵養的寶寶少尿床
臨床發現, 在尿床的小孩中, 只有6%經過母乳(超過三個月)餵養, 有的甚至完全沒有母乳餵養, 其中男女尿床的比率也達到了2:1。 母乳為什麼能預防尿床呢?
通過母乳餵養的小孩, 腦神經發育和膀胱穩定性和泌尿道括約肌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所以母乳對小孩尿床的控制確實是有益的。
尿床兒童注意事項
Advertisiment
一、配合治療:
孩子尿床引起的嚴重危害已逐漸為社會和家長所認識, 但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很多家長總是抱著“尿床不是病, 大了自然好”的觀念而一拖再拖, 從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給孩子終身都造成揮之不去的陰影。 因此, 除了注意飲食和按時睡眠外, 最重要的還是要積極想辦法為孩子治療。 孩子放假家長時間休息, 因不必擔心尿床的事被老師同學知道而放下精神包袱, 精神上較為放鬆, 服用藥物也較準時和有規律, 便於集中治療, 效果會比平時好。 家長和孩子出門在外也要按時、按量、按療程用藥。 服藥時要照顧到孩子的“面子”, 最好不要當著其他小朋友面吃藥, 避免孩子自卑心理的形成。
Advertisiment
二、按時睡眠:
家長要適當控制孩子的活動, 尤其白天不能玩得太累, 避免夜間睡眠太深喊叫不醒;睡前讓孩子將尿排淨, 睡覺時讓孩子取側臥位;內褲要寬鬆、被褥不宜太厚, 被子不要裹得太緊;家長要在睡前喊孩子一次, 天快亮時喊孩子起夜一次。
細數防止寶寶尿床的幾個建議。 溫馨提示:排尿訓練會導致寶寶排尿紊亂而尿床, 媽媽們還是順其自然, 不要過於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