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細菌大戰——孩子知道怎麼洗手嗎

洗手, 原本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 相信大多數小朋友從小就學會洗手了。 可是, 愈是簡單的動作愈容易被忽略, 爸爸媽媽們是否真的把洗手的必要性和正確洗手的方法教給孩子了呢? 

身體健康的基礎在於良好的衛生習慣, 而養成衛生習慣的第一步, 就是從洗手做起。 皮膚上的細菌可分為固有性及暫時性兩類, 固有性細菌在皮膚上繁殖, 但通常無害, 只在人抵抗力弱時才會致病。 暫時性細菌則是經由接觸附著在皮膚上, 如果手上沾染了這類細菌, 很可能在飲食時進入身體, 造成疾病。 不過,

Advertisiment
這類細菌雖然有害, 但只要我們用清水及肥皂搓洗十五至三十秒, 即可清除90%以上。  

爸爸媽媽要時常提醒孩子, 從公共場合回家後、吃東西前及上廁所後, 不管是不是感覺手髒, 一定都要洗手。 手上的細菌, 雖然很小很小, 看不到、感覺不到, 但其實很有危害。 孩子都愛玩水, 所以要孩子常洗手應該不是件困難的事情。 不過, 洗手可不是抹抹肥皂、衝衝水就了事的, 必須確實做好每個步驟才能達到清潔的目的。 正確的洗手步驟應包括: 

1.用清水沖濕雙手。  

2.用肥皂或洗手液搓洗雙手至手肘處至少二十秒, 特別注意指尖、指背等易被忽略的地方。  

3.用清水把手沖洗乾淨, 並用雙手捧水將水龍頭也沖乾淨, 再關水龍頭。  

4.用紙巾將手擦乾。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