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細菌性痢疾的治療

細菌性痢疾, 顧名思義是由細菌引起。 抗生素可殺滅和抑制細菌的生長, 所以要合理地應用有效的抗生素。 所謂“合理”、“有效”, 有多種含意, 因為并非所有的抗生素都適用于治療細菌性痢疾, 應注意選擇對痢疾桿菌有殺滅作用的抗生素。 另外, 應用抗生素時, 在用藥的方法, 用藥的療程上, 因急性、中毒性、慢性痢疾而有所不同。 常用的藥物有復方新諾明、氨芐青霉素、氟哌酸、吡哌酸、慶大霉素、卡那霉素、菌必治、痢特靈、黃連素等。 在用藥方法上, 有口服和注射, 注射分肌肉注入和靜脈輸入, 還有將藥物經肛門注入的灌腸。

Advertisiment
如前所述采用哪種方法, 須根據不同年齡、病情的輕重、痢疾的類型(急性、中毒性、慢性)而決定。

急性痢疾患兒, 如年齡較大, 病情不重, 可以在家服藥治療。 如病情重, 腹瀉頻數、高熱不退, 特別是嬰幼兒應住院, 經靜脈用藥。 中毒性痢疾患兒則必須注射治療。 用藥的療程是7天, 即使癥狀和大便性質都恢復正常, 也應按時用藥。 對治愈的要求, 最理想的是大便培養陰性。 此外, 還應作好對癥處理, 高熱應及時降溫, 中毒性痢疾還需進行相應的搶救措施, 如積極制止抽風, 及時糾正休克等。

慢性痢疾的治療難度較大, 患兒久病身體虛弱, 自身抗病能力差;所用抗生素較多、時間較久, 細菌多產生了耐藥性, 治療效果較差。 因此,

Advertisiment
用藥時間要長, 還應根據患兒的癥狀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常采用間歇療法, 即用藥7~10天, 停4天, 再用藥4天, 如此用藥整個療程共23~26天。 治療效果不佳時, 可采用藥物灌腸, 每日1次, 療程7~12天。 還可同時用中藥治療。 為提高患兒自身抵抗力, 可采用支持療法, 小劑量反復輸血或輸血漿。

編輯:樸樸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