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6年終得子, 月子裡婆婆卻斷送了兒子性命
萍萍跟老公小謝結婚6年, 一直都懷不上孩子, 看了很多醫院也無果。 只能試管嬰兒, 第4次試管嬰兒終於成功, 今年如願生下猴寶寶兒子。
Advertisiment
月子裡婆婆和老公都對她照顧有加, 為了讓萍萍更好的休息, 孩子都是由婆婆帶著睡, 餵奶時再抱過去給萍萍。
一天半夜11點多婆婆突然抱著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的孩子來喊萍萍, 萍萍和老公看到後傻眼了, 趕緊帶著兒子去醫院, 到醫院時孩子已發生昏迷, 磁共振顯示腦部大面積出血, 詢問病史並結合相關症狀診斷為“嬰兒搖晃症候群”。 考慮孩子還未滿月進行保守治療, 不幸的是, 孩子2天后併發嚴重腦水腫, 最終宣告死亡。
原來孩子發生這種狀況是因為被過度搖晃引起, 那天夜裡孩子剛吃完奶不久就哭鬧不止, 一開始奶奶抱著他輕輕地搖搖, 但是孩子卻越哭越厲害,
Advertisiment
嬰兒搖晃症候群: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 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 造成其腦部傷害, 甚至死亡。
搖晃症候群的表現:出血之後, 顱內壓會急速上升, 從而產生一系列症狀, 如食欲不振、嘔吐、嗜睡、抽搐、四肢無力、意識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
當嬰兒哭鬧不止時, 很多家長會習慣抓住嬰兒的肩或上臂等部位不斷搖晃, 試圖以此來制止嬰兒的哭鬧, 實際上這是一種有害的莽撞行為,
Advertisiment
烈, 但若長期反復地施行, 也容易讓寶寶出現這種症狀。 有搖晃症候群的寶寶, 初期可能只是嗜睡、食欲不振或煩躁不安, 接著出現抽搐或意識不清等現象。 抽搐也許是偶發或局部抽搐, 但也有可能頻繁發生, 嚴重者甚至造成昏迷或死亡。 有時即使性命保住了, 卻會帶著嚴重的神經系統後遺症。
相關閱讀:哄寶寶入睡千萬別這樣做 嚴重或導致寶寶死亡!
Advertisiment
遠離“嬰兒搖晃症候群”, 媽媽要學會如何正確的安撫寶寶, 首先要辨別出寶寶為何哭鬧:
1.撒嬌哭的聲音偏高, 且哭了很久連一滴眼淚也沒掉, 這是撒嬌的哭聲, 也是想要媽媽抱抱。
2.尿布濕了:若是聽起來較為刺耳的哭聲, 哭音尖銳並夾雜低音, 就是寶寶尿布濕了, 希望媽媽快幫忙換尿布。
3.饑餓:仔細聽寶寶的哭音, 可發現哭音中有“M”的音節, 這是寶寶肚子餓了。
4.想睡覺:哭聲聽起來比較低沉, 則代表寶寶想睡覺了。
5.生病了:如果哭聲持續且反復發作, 可能代表寶寶生病了。 如果哭聲尖銳異常或聲音由強變弱,
Advertisiment
正確安撫寶寶方法:
1.可以溫柔地抱起他, 輕輕撫摸後背、四肢等, 讓他感到安全、放鬆, 同時檢查一下寶寶是否過冷或過熱、衣服是否舒適, 給他一個玩具分散注意力等。
2.嬰兒放在搖籃裡或者抱在懷裡, 一邊哼著甜美小調, 一邊輕輕地、舒緩地搖一搖, 能促進嬰兒神經反射和運動器官的健康發育。
預防“嬰兒搖晃症候群, 切記以下行為:
1.不要以劇烈搖晃的方式安撫寶寶。
2.不要在空中拋接寶寶。
3.不要將寶寶拋到床上。
4.不要抱著寶寶旋轉。
5.不要讓寶寶坐在大人膝蓋上, 往後用力翻躺。
6.不要過度依賴搖籃, 控制使用的時間與搖晃的程度。
連結:
什麼是嬰兒搖晃症候群
所謂“嬰兒搖晃症候群(Shakeninfantsyndrome)”, 是指瞬間以不當的方式劇烈搖晃嬰幼兒, 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
媽媽網專家提醒父母,在嬰幼兒1-2個月大時,因頭部發育尚未完整,加上頸椎無法承受腦部重量,哄睡過程中劇烈搖晃會讓嬰兒腦內呈現碎豆腐狀,很有可能出現腦震盪現象甚至是腦內出血。嬰兒搖晃症候群是可怕的,因為它會導致寶寶癲病、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會令寶寶死亡。
三種情況切忌搖晃寶寶
1、切忌盛怒下激烈搖晃寶寶!!
一般而言,嬰兒搖晃症候群絕大多數為嬰幼兒遭受到家暴或保母虐待所導致,但是也有少數父母是再和嬰幼兒遊戲時疏忽其頸部支撐;或嬰幼兒哭鬧不休,嘗試安撫孩子的大人不得要領,再心煩意亂且氣憤的情形之下,暫態失去控制,用力搖晃嬰兒!!多數焦躁無法安撫寶寶的大人,會將雙手置於孩子兩側腋窩劇烈搖晃,搖晃時間大部分在2-20秒鐘,每秒快速搖晃3、4下,搖晃時,頭部以頸部為軸心,向各個方向瞬間猛烈的加速,這時嬰幼兒的頭部儘管沒有直接碰撞到堅硬的物品,但是,造成腦部傷害的風險很高!!這是因為嬰兒腦部水分含量高,較成人腦部柔軟脆弱,再被激烈搖晃時,嬰幼兒腦部很容易被扭曲壓迫。
寶寶哭鬧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沒睡好、想喝好、尿濕、身體不舒服等等。家長應給予愛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鬧的原因。切忌不要在情緒用力激烈搖晃寶寶,造成其永久性腦部傷害。除了激烈搖晃寶寶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時候,必須給予寶寶頸部有力的支撐,並固定其頸部,避免搖晃寶寶頸部。
2、遊戲也可能造成傷害!!
值得關切的是,除了激烈搖晃寶寶,和寶寶玩遊戲也可能會導致「嬰兒搖晃症候群」。例如:將小孩拋到空中再接住、抱著寶寶旋轉等,都有可能造成傷害。寶寶在和大人玩遊戲時,有時會笑得很大聲開懷,但並不代表寶寶很快樂舒服,有時可能是因為驚嚇過度而大笑,且嬰幼兒過度興奮,往往會引起做惡夢或精神狀態不穩的不良效果。因此,要避免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發生,要儘量避免搖晃四歲以下的嬰幼兒,無論是遊戲、日常生活安撫,都要避免激烈晃動寶寶的身體和頭部,及隨時注意給予孩子頸部支撐,並且,讓家中的長輩、保母或較年長的幼童瞭解搖晃寶寶的危險性,若不幸出現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病徵,應立即送醫,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3、複健減緩後遺症
罹患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寶寶,由於腦部受損程度不等,因此,症狀有輕重之分,輕微者可能幸運不會留下後遺症;嚴重者可能會有智力發育遲緩、學習障礙、動作發育遲緩、肢體偏癱等腦性麻痹、視力受損甚至失明、語言障礙、運動障礙、癲癇等後遺症,因大腦損傷程度由外觀無法評斷,早期也無法判斷輕重,所以,更要注意其後續變化。儘管可能受損嚴重,由於嬰幼兒的自我修復能力較成人佳,且腦部神經有代償作用,會建議已罹患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孩子,應勤做複健,刺激腦神經復原,減緩所遺留的後遺症。
或長時間無數次的快速搖晃嬰幼兒,這樣容易造成寶寶腦部傷害,甚至死亡。媽媽網專家提醒父母,在嬰幼兒1-2個月大時,因頭部發育尚未完整,加上頸椎無法承受腦部重量,哄睡過程中劇烈搖晃會讓嬰兒腦內呈現碎豆腐狀,很有可能出現腦震盪現象甚至是腦內出血。嬰兒搖晃症候群是可怕的,因為它會導致寶寶癲病、智力低下、肢體癱瘓,嚴重會令寶寶死亡。
三種情況切忌搖晃寶寶
1、切忌盛怒下激烈搖晃寶寶!!
一般而言,嬰兒搖晃症候群絕大多數為嬰幼兒遭受到家暴或保母虐待所導致,但是也有少數父母是再和嬰幼兒遊戲時疏忽其頸部支撐;或嬰幼兒哭鬧不休,嘗試安撫孩子的大人不得要領,再心煩意亂且氣憤的情形之下,暫態失去控制,用力搖晃嬰兒!!多數焦躁無法安撫寶寶的大人,會將雙手置於孩子兩側腋窩劇烈搖晃,搖晃時間大部分在2-20秒鐘,每秒快速搖晃3、4下,搖晃時,頭部以頸部為軸心,向各個方向瞬間猛烈的加速,這時嬰幼兒的頭部儘管沒有直接碰撞到堅硬的物品,但是,造成腦部傷害的風險很高!!這是因為嬰兒腦部水分含量高,較成人腦部柔軟脆弱,再被激烈搖晃時,嬰幼兒腦部很容易被扭曲壓迫。
寶寶哭鬧是有原因的,可能是沒睡好、想喝好、尿濕、身體不舒服等等。家長應給予愛心和耐心,找出孩子哭鬧的原因。切忌不要在情緒用力激烈搖晃寶寶,造成其永久性腦部傷害。除了激烈搖晃寶寶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在抱或背的時候,必須給予寶寶頸部有力的支撐,並固定其頸部,避免搖晃寶寶頸部。
2、遊戲也可能造成傷害!!
值得關切的是,除了激烈搖晃寶寶,和寶寶玩遊戲也可能會導致「嬰兒搖晃症候群」。例如:將小孩拋到空中再接住、抱著寶寶旋轉等,都有可能造成傷害。寶寶在和大人玩遊戲時,有時會笑得很大聲開懷,但並不代表寶寶很快樂舒服,有時可能是因為驚嚇過度而大笑,且嬰幼兒過度興奮,往往會引起做惡夢或精神狀態不穩的不良效果。因此,要避免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發生,要儘量避免搖晃四歲以下的嬰幼兒,無論是遊戲、日常生活安撫,都要避免激烈晃動寶寶的身體和頭部,及隨時注意給予孩子頸部支撐,並且,讓家中的長輩、保母或較年長的幼童瞭解搖晃寶寶的危險性,若不幸出現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病徵,應立即送醫,減少後遺症的發生。
3、複健減緩後遺症
罹患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寶寶,由於腦部受損程度不等,因此,症狀有輕重之分,輕微者可能幸運不會留下後遺症;嚴重者可能會有智力發育遲緩、學習障礙、動作發育遲緩、肢體偏癱等腦性麻痹、視力受損甚至失明、語言障礙、運動障礙、癲癇等後遺症,因大腦損傷程度由外觀無法評斷,早期也無法判斷輕重,所以,更要注意其後續變化。儘管可能受損嚴重,由於嬰幼兒的自我修復能力較成人佳,且腦部神經有代償作用,會建議已罹患嬰兒搖晃症候群的孩子,應勤做複健,刺激腦神經復原,減緩所遺留的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