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上班族准媽媽飲食的六項建議

現在許多准媽媽都兼任職業婦女的角色, 外出就餐的機會多, 因此懷孕的職業婦女, 很難完全做到三餐正常飲食、營養均衡。 這時若能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 就能獲得自己和寶寶都健康的雙贏局面。 除上面的原則外, 以下還有六項飲食建議:

從食物中取得所需營養


白領孕婦在外就餐的六項建議

食物中的營養素是最自然, 且對身體是最沒負擔的。

選擇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懷孕中期, 子宮會壓迫腹部, 容易引發便秘, 最好能選擇好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及飲料

辛辣的食物,

Advertisiment
酒、咖啡、濃茶應儘量避免。 當然, 也要絕對禁止吸煙。

最好選擇清淡的食物

怕胖的准媽媽最好避免吃油炸的食物, 多吃清炒或者水煮的食物, 也不要刻意減肥。 青菜不要煮得太久, 以免流失營養素。 高危妊娠孕婦, 要聽從營養師的飲食建議, 注意控制血壓、尿蛋白。

飲食定時定量

暴飲暴食很容易肥胖, 且對身體造成負擔, 但也不要因為忙碌而忽略進食。

不要刻意減肥

懷孕前期, 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約1800~2000千卡;懷孕中後期至產後哺乳期間, 建議每天攝取的熱量約2300千卡。 懷孕期間, 體重正常的孕婦, 至臨產前應比原先體重增加10~13公斤, 懷孕前較瘦的孕婦可增加約15公斤。

孕婦每天需要的營養素

蛋白質


白領孕婦在外就餐的六項建議

Advertisiment

蛋白質是妊娠期需要量最大、最重要的營養成分。 母體和胎兒身體生長、細胞修復等全得依靠蛋白質。 除此之外, 蛋白質還能提供能量。 正常婦女每天約需46克蛋白質, 妊娠期婦女每天需要量上升到75—100克。 蛋白質在肉、魚、乳酪、蛋、豆類中含量最高, 尤其是豆類, 它含有均衡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D、E以及鐵和其他礦物質, 是孕期極好的營養來源。 蛋白質在穀物類如米、小麥、大麥和玉米中含量也很豐富。 蛋白質應在一日三餐中分開攝入。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分為精製的(如白糖、紅糖、糖漿和葡萄糖等)和非精製的(如大米、麵粉、豆類、土豆等)兩種, 主要為身體提供能量。 精製碳水化合物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液中, 但一般飲食平衡的孕婦,

Advertisiment
不需要攝入太多的精製碳水化合物。 吃得太多會使血糖平衡失調。 非精製碳水化合物含有一些不能消化的植物纖維, 它們能夠維持適當的消化功能和促進腸蠕動, 足量的纖維素可以消除便秘, 保證食物中的能量穩定有序地釋放到身體中。 妊娠期婦女, 每日碳水化合物需要量為400-500克。

脂肪

脂肪包括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 它們對維持正常的身體功能、尤其是神經系統的功能是必不可少的。 脂肪能比同樣重量的其他任何食物提供更多的能量。 除了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外, 其他食物中也會含有少量的脂肪。 植物性脂肪對人體有很多益處, 妊娠期間應注意多吃些含植物性脂肪的食物。

維生素和礦物質

Advertisiment

維生素和礦物質也是人體中血液、組織和所有細胞在執行正常功能中所必需的物質。 維生素和礦物質與其他營養素、酶等一起, 在人體每個系統乃至每個細胞中發揮作用, 保證人體的一切代謝工作處於最佳狀態。 礦物質不能在人體內合成, 只能從食物或其他補充劑中攝取。 缺乏維生素和礦物質時, 會影響身體對感染的抵抗力, 可引起貧血、壞血病等, 也會影響胎兒骨骼發育及生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