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兒童用藥千萬別過量

是藥三分毒, 家長們給孩子用藥時必須注意, 任何藥物均有兩重性, 若不能合理用藥, 發生不良反應則是在所難免。

兒童用藥千萬別過量

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 公佈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對兒童醫院的最新監測報告: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達到12.9%, 新生兒更高達24.4%。 這明顯高於成人的6.9%。 不可否認, 儘管由於兒童的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 肝臟和腎臟的解毒排毒功能尚未健全, 對藥物的反應性個體差異較大, 使得用藥不良反應難以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 但我們也要認識到, 用藥習慣等“人為”因素也是造成不良反應高居不下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其中, 過量用藥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由於兒童特殊的生理特點, 即便是醫生都難以迅速計算出一個兒童準確的藥物用量, 更何況是家長。 而一些家長擅自比照成人自行給孩子用藥的習慣, 顯然增加了孩子遭受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另外, 重複用藥造成的“隱性”用藥過量也很常見。 例如, 感冒、發燒是兒童常見病, 而感冒藥往往由多種藥物成分組合而成, 很多感冒藥雖然商品名不同, 卻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 同時服用就會造成用藥過量。

讓兒童用成人藥也是造成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 例如,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在2008年就宣佈2歲以下兒童的感冒藥退市, 而且要求4歲以下兒童慎用感冒藥。

Advertisiment
但前不久,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療品質促進部的丹尼爾?巴德尼采博士通過研究發現, 到美國各大醫院急診室就診的患兒中, 因服感冒藥出現副作用的就診人數雖然比之前減少了一半, 但仍超過1200例。 很多兒童無疑服用了成人感冒藥。

因此, 要想儘量保證兒童用藥安全, 除了呼籲國家出臺政策鼓勵藥廠生產兒童專用藥, 改變由於兒童藥劑量小、利潤低而使得兒童藥物稀缺、導致使用成人藥物替代的現狀外, 家長提高必要的用藥常識也非常重要, 絕不能因不忍看著孩子不舒服就擅自加大藥量。

小編總結:兒童發熱常為急性病變, 家長們“求好心切”, 往往不分年齡, 自行給藥品用量、次數“加碼”, 結果事與願違,

Advertisiment
反而易造成不良後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