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藥三分毒, 家長們給孩子用藥時必須注意, 任何藥物均有兩重性, 若不能合理用藥, 發生不良反應則是在所難免。
2010年兒童安全用藥國際論壇上, 公佈了國家藥品不良反應中心對兒童醫院的最新監測報告:兒童用藥不良反應率達到12.9%, 新生兒更高達24.4%。 這明顯高於成人的6.9%。 不可否認, 儘管由於兒童的各器官尚未發育成熟, 肝臟和腎臟的解毒排毒功能尚未健全, 對藥物的反應性個體差異較大, 使得用藥不良反應難以控制在理想的範圍內, 但我們也要認識到, 用藥習慣等“人為”因素也是造成不良反應高居不下的原因。
Advertisiment
由於兒童特殊的生理特點, 即便是醫生都難以迅速計算出一個兒童準確的藥物用量, 更何況是家長。 而一些家長擅自比照成人自行給孩子用藥的習慣, 顯然增加了孩子遭受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另外, 重複用藥造成的“隱性”用藥過量也很常見。 例如, 感冒、發燒是兒童常見病, 而感冒藥往往由多種藥物成分組合而成, 很多感冒藥雖然商品名不同, 卻含有相同或相似成分, 同時服用就會造成用藥過量。
讓兒童用成人藥也是造成不良反應的重要原因。 例如, 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在2008年就宣佈2歲以下兒童的感冒藥退市, 而且要求4歲以下兒童慎用感冒藥。
Advertisiment
因此, 要想儘量保證兒童用藥安全, 除了呼籲國家出臺政策鼓勵藥廠生產兒童專用藥, 改變由於兒童藥劑量小、利潤低而使得兒童藥物稀缺、導致使用成人藥物替代的現狀外, 家長提高必要的用藥常識也非常重要, 絕不能因不忍看著孩子不舒服就擅自加大藥量。
小編總結:兒童發熱常為急性病變, 家長們“求好心切”, 往往不分年齡, 自行給藥品用量、次數“加碼”, 結果事與願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