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初入幼稚園的寶寶開個好頭

幼稚園是兒童在3歲以前完全沒有到過的全新環境, 在陌生的場所兒童要獨自面對陌生的老師和小夥伴, 獨自克服與家人分離後的焦慮, 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決心。 那麼, 寶寶哭鬧抗拒入園怎麼辦?

入園時孩子哭鬧怎麼辦?

大部分孩子在入園之初都會哭鬧, 不要看到孩子哭鬧就束手無策, 甚至被孩子的情緒所感染也嚴重地焦慮起來。

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稚園要開心喔!”這對孩子來說太難了!可以告訴孩子:“寶寶上幼稚園, 媽媽去上班。 ”“需要什麼隨時和老師說。 ”“媽媽晚上來接你。 ”告別儀式要簡短,

Advertisiment
家長的態度要平靜。 以信任的態度將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上, 讓孩子感覺老師也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孩子突然不想上學怎麼辦?

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入園二三個月後, 孩子好像基本適應了幼稚園的生活, 孩子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宣佈:“我不想上幼稚園!”

應該首先詢問孩子:“在幼稚園遇到了什麼問題?”以及“你覺得哪裡不舒服?”因為孩子有可能在幼稚園遇到了不能解決的問題, 所以產生抵觸情緒, 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及時溝通, 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另一方面, 孩子也有可能是身體不適而不能明確表達, 就用“我不上幼稚園”來表明自己的煩躁不安。

排除了以上兩點具體問題, 如果完全是因為孩子情緒的波動, 可以讓孩子在家裡休息一天。

Advertisiment
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動, 依舊按照幼稚園的作息時間度過一天。 並於當天晚上告訴他:“明天必須上幼稚園。 ”第二天如同初入園來對待。

如何和老師溝通孩子的情況?

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和老師簡單交流孩子的情況, 例如:飯吃得如何?有無大便?午睡了麼?有沒有發生什麼特殊的事情?這種交流有助於理解孩子的情緒, 並由此安排孩子的晚間生活。 飯吃得少的晚間補充營養, 沒有午睡的孩子晚上早點睡等等。

即使沒有特殊的事件發生, 也應每隔1~2周同老師溝通孩子的成長狀況。 既向老師瞭解孩子在幼稚園的情況, 也同老師分享孩子在家的狀態。 溝通的時候家長的態度要積極, 以老師覺得最方便的方式溝通。

Advertisiment

不要送全托式幼稚園

儘量不要將孩子送進全托式幼稚園, 心理學家認為6歲以前的兒童在情感發展與人格塑造方面處於關鍵期, 他們非常渴望得到撫養者尤其是父母的關愛, 如果將兒童送進全托幼稚園, 表面上看似乎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一定好處, 然而孩子會因為與親人的分離對今後的人格發展帶來影響, 或是表現的無法體驗常人的情感, 內心沒有安全感, 無法對人產生信任等。

初入幼稚園生病屬正常

不少孩子在剛進幼稚園那段時間, 常出現這樣那樣的疾病。 為什麼孩子在家裡好好的, 一上幼稚園就變得體弱多病了呢?由於孩子在上幼稚園之前生活環境比較單一, 接觸病菌的機會比較少,

Advertisiment
因此缺少特定的抗體, 進入幼稚園後, 接觸各種病原體的機會多了, 患病的次數就會相應增多。 但是寶寶的身體對各種接觸到的病原體也會產生抗體, 所以他的抗病能力也會逐漸增強, 因此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