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嬰兒喂藥的注意事項

兒童群體抵抗力很薄弱, 很容易招惹疾病, 給兒童喂藥的次數會增多, 那麼, 那兒童用藥該注意什麼呢?下面就由小編給你詳細描述一下吧。

嬰兒喂藥的注意事項

喂藥時間

嬰兒吃藥, 大部分跟吃飯時間沒太大關係, 隔6小時, 或8小時吃一次藥。

沒有特別指定服用時是時, 選擇比較容易吃藥的餵奶前或吃非乳性食品前, 給孩子吃藥比較好。 第二次、第三次也都儘量在指定的時間吃藥的好。 但如果白天睡覺時間有所延長, 吃藥時是也可以有所變化, 這是沒辦法的事。

喂藥次數

規定一天要吃幾次的藥,

Advertisiment
時間上可以不等間隔分配。 儘量按規定的次數來給孩子服用夠就可以。 如果沒有按規定的藥量來吃藥, 那治療就沒法取得效果。 但為了遵守這種現象, 吃藥時間的間隔要縮短, 重要的是儘量在孩子入睡之前完成服用。 而且必須深夜也要起來吃的藥, 醫生一般都會事先說清楚, 所以那時要按照指標去做。

喂藥藥都被吐出時

剛喝完藥, 藥就吐出來的情況下, 如果吐的量很少, 就沒有多大關係, 但如果吐了很多就需要再喝一次藥。

喂糖漿性液體方法

由於藥有可能積澱在瓶底, 所以服用前振一次, 然後估計一次的服用量, 如果孩子能用杯子喝水, 可以直接對著藥瓶子喝。 但不會使用杯子的嬰兒, 可以用空奶瓶或專用藥來喝藥。

Advertisiment
可以用少量的牛奶或果汁與藥一起混淆之後喝, 量太多的話, 會喝不完, 所以要少量。 開過口的口服藥, 應放在冰箱裡保存。

喂粉末狀藥的方法

先把手指洗乾淨後放在藥水裡, 然後直接觸一下嬰兒的臉頰外側濕一點, 看看反應, 這種方法最能識別溫度是否合適。 之後, 跟牛奶或涼開水攪在一起要把他一次性喝完。 放進嘴裡不能喝下去時, 可混淆少量的飲用水或果汁等, 那時如果使用餵奶瓶, 瓶內則會粘上藥粉, 要用勺子或杯子及專用藥瓶來喝比較好。

剩下的藥怎麼辦

如果醫生沒說能保存的話, 那麼扔掉。 剩下的藥即使能保存, 只能保存到2-3個月以下, 那時嬰兒的體重增加了, 所需的藥量也變多了, 雖然是同樣的症狀,

Advertisiment
但服用效果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所以要重新就診, 開處方。 嬰兒雖有類似的症狀, 但有可能得的是不同的病, 所以有必要防止使用已用過的藥, 特別是口服藥易變質, 所以請不要把剩下的藥無意給孩子喝。

眼藥的使用方法讓嬰兒正面躺著, 用大人的兩條膝蓋來夾住嬰兒的頭固定不動, 這樣可以順利滴藥。 一個人較難時, 可和愛人同時幫著給孩子滴藥, 眼藥如果是用於結膜炎, 為了預防感染, 滴藥時, 先滴兩眼中沒有炎症的眼睛, 然後再滴另一隻眼。 外用藥的使用方法發疹病很多, 根據病名、狀態, 所開的處方也不同。 有時候即使是用於同樣的濕疹, 但擦的部位不同, 藥的種類也不同, 所以按醫生的指示, 指定次數來擦藥。

Advertisiment
擦另一種藥時, 先用香皂來洗原來部位或用含橄欖油的藥布來擦淨之後, 換新藥來擦按處方開的外用藥。 用完了之後, 症狀也沒好或出現噁心現象, 就需要再次就診。 栓劑的使用方法栓劑是從肛門塞進之後使用的藥, 解熱劑是它的代表藥, 嘔吐不能喝任何藥的時候用栓劑。 塞藥時, 先在栓劑表面上滴一點水或橄欖油, 用換尿布的要領即可, 先把尖的部位使頸插入, 用拇指摁住一會兒。 栓劑是以體溫來溶化, 所要放在冷庫裡保管, 只在使用時拿出來, 如果藥的每次使用量是整個藥的1/2量的時候, 先把固體狀態藥外面的整個膠囊, 用剪刀來切了一半之後再保管。 塞進肛門之後, 如果萬一塞進去不久馬上跟大便一起往外排瀉的話,
Advertisiment
可以再塞栓劑一次。

小編總結:出現呼吸困難或頭痛等症狀, 可能是過敏, 也可能是病情加重, 需立刻停藥, 以免干擾診斷。 總而言之, 為了不讓孩子隨便喝, 保管藥時, 要放在孩子手夠不著的地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