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嬰幼兒喂藥有何訣竅

口服藥物是小兒給藥的主要途徑, 給小兒喂藥卻是一件細緻耐心的事, 良藥苦口, 病兒常常拒服或服後即吐, 如果不掌握正確的喂藥方法, 可影響藥物的療效。

服藥時間一般常在餐前半小時到1小時喂服, 此時胃已排空, 有利於藥物吸收和避免服後嘔吐。 對胃有強刺激的藥物, 如鐵劑等可在飯後1小時喂服, 防止損傷胃粘膜。 嬰兒可在餵奶前, 或兩次餵奶中間服藥。

不同年齡病兒喂藥方法不盡相同。 新生兒在餵奶前1小時左右給藥, 藥物中加少量糖漿拌勻, 左手固定小兒前額部, 右手用小藥杯或小匙將藥液從小兒口角旁沿舌下慢慢倒入,

Advertisiment
待藥液咽下後才拿開藥杯或匙。 幼兒因有一定的自主能力, 常拒服苦藥, 家長可將病兒抱起, 半躺在喂藥者身上, 頭抬高, 頸部墊紗布或小毛巾, 固定手腳, 用小藥杯緊貼口角, 讓藥液慢慢沿舌下倒入, 等有了吞咽動作後才移開藥杯。 如病兒不肯咽下藥, 可用兩手指輕捏雙頰使嘴微微張開, 然後將藥慢慢地喂下去, 待吞咽後再放鬆雙頰。 服藥後將病兒豎直抱, 輕拍背部, 排出胃內空氣, 避免因哭而吞入較多空氣而在暖氣時將藥液一起吐出。

近年來, 嬰幼兒口服藥也有了較大的改進, 一些常用的退熱劑已不再苦口, 帶有果味;抗生素類的藥物也製成糖漿或顆粒糖漿的劑型, 便於家長喂藥;對有些仍舊有苦味的藥物,

Advertisiment
如果家長覺得難以使孩子吞咽, 可借助特製的“喂藥瓶”的作用, 使小兒在不知不覺之中吞咽了藥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