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往往認為, 守規則、聽話的才是好孩子。 給孩子“立規矩”固然很重要, 但瞭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而不是強迫孩子接受規則更重要。 我們得知道, 任何規矩都需要順應孩子的發展規律。
2015年10月, 我所供職的教育機構做了一次活動, 讓家長們聚到一起聊聊育兒過程中遇到的頭疼問題。 一位8歲男孩的父親非常苦惱地說:“我跟兒子講了100次, 要把牙刷頭朝上放, 他就是記不住。 為這事我打過他好幾次, 他還是不聽, 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
家長們對這位父親的困境感同身受, 各自都舉了好多自家孩子“不聽話”的例子,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做過一個非常經典的“打彈球”試驗, 研究兒童在不同成長階段對“規則”的認識。 試驗發現, 0~2歲的兒童玩彈球時沒有任何規則概念, 純粹按照自己的欲念和運動習慣玩。 2~7歲時, 兒童開始模仿別人玩彈球的方式, 接受外部給予的規則, 但不會在意一起玩的其他兒童是否遵守同樣的規則, 所以他們常常同時在遊戲中感覺獲得了勝利。 7~10歲時, 孩子們漸漸開始意識到, 如果能在團隊中獲得足夠的支持, 玩彈球的規則其實是可以改變的—他們可以參與規則的制定。 這種階段劃分只是一種大致情形, 具體到每個孩子, 可能會存在一些上下浮動。
Advertisiment
我們要知道, 上文那位父親糾結的放牙刷行為, 在孩子眼中的意義和在成人眼中是完全不同的, 對孩子來說那只是一種遊戲, 而“牙刷頭朝哪放”就是遊戲規則。 那位元父親面臨的情況, 有可能是他的孩子晚熟, 還處在第二階段, 也有可能是他的孩子早熟, 已進入第三階段。
如果是前一種狀況, 家長應該提醒自己, 不要對孩子有過度的苛求—處於第二階段的孩子無論跟誰一起玩, 其實都還是自己一個人在遊戲, 他既不會在乎同伴的遊戲規則為什麼和自己不一樣, 也不會用同伴的遊戲規則來約束自己。
既然對孩子來說, 放牙刷只是遊戲, 那麼他就不會刻意遵循玩伴(這裡是家長)所強調的規則。 這個階段的孩子,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已經進入第三階段, 作為家長, 可能就需要意識到, 孩子真正感興趣的已經不是“放牙刷”, 而是“放牙刷的規則”。 進入第三階段的孩子, 玩打雪仗時, 願意花費很長時間來一起制定規則, 怎樣組隊、如何攻擊、區域分隔、違規者如何懲罰等等。 皮亞傑認為:“兒童樂意玩這些複雜的遊戲, 就證明了兒童追求的目的, 是這些規則本身。 ”換句話說, 不是打雪仗帶給孩子們樂趣,
Advertisiment
無論哪一種情況, 那位元苦惱的父親都需要先做自我反思, 在心態上回歸對孩子的充分理解。 孩子的心理發育過程, 比身體發育過程複雜得多。 父母如果不能準確地體察到孩子所處的心理發育階段, 就不免對孩子產生種種“非分”的要求。
我們當然要給孩子“立規矩”, 但孩子的規則意識不能跳躍式地強求,
Advertisiment
當孩子們“不好好吃飯”“不好好刷牙”“不好好拉臭臭”時, 父母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 給孩子“立規矩”真的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也無法急於求成的事。 孩子的心理成長, 有他自己的規律, 父母是規律的體察和學習者, 而不是規律的制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