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一些劣性刺激

現代社會大多父母都只有生一個孩子,對孩子可是倍加的呵護,生怕孩子出一丁點的差錯,真是含在口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飛了,所以時常有家長說自己的孩子任性、愛哭、膽小怕事、意志薄弱,有些還挑食,長得太瘦等。 其實這些現象同家長本身及家教有關, 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極為龐愛,對孩子的教育要麼無所適從, 隨波逐流,要麼一竅不通、不聞不問, 久而久之勢必造成孩子在獨立性和紀律性方面的教育與訓練極為缺乏。 而兒童時期恰在此時是良好習慣和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一旦放縱自流,錯過機會,就會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Advertisiment
我覺得應對孩子施加必要的“劣性刺激”,以提高孩子對各種環境的適應能力。

首先應讓孩子經受困難與挫折。 孩子意志薄弱,與他們生活在父母營造的“溫室”裡總是一帆風順,家長會把孩子的一切安排得好好的.孩子依賴性強,一旦離開父母,就“不堪一擊”。 所以我認為現在的父母應有意識地為孩子設置一些須努力才能克服的困難和挫折,並教給他們克服困難,戰勝挫折的勇氣和方法。 我曾看到這樣一個例子:在公園裡一幼兒學騎小自行車不小心撞到樹摔倒了,父母趕緊上去抱起孩子並拍打樹幹說:“都是樹的錯”!難道這真是樹的錯嗎?有的孩子固執,好發脾氣是因為一直處在父母的掌聲中,聽慣了“甜言蜜語”,以至養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性格,不能與同伴合作遊戲,分享快樂。

Advertisiment
這就需要對他們進行適度的批評,對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在表揚和鼓勵的同時更應注意要指出他們的不足之處,讓他們體會到失敗和受批評的滋味,化阻力為動力。

其次要讓孩子嘗到勞累,辛苦的感覺。 孩子之所以好逸惡勞,沒有責任心,對父母的辛勤勞作不珍惜、無動於衷,與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上學有車接送,與從來沒有勞累的感有很大的關係。 因此父母對孩子不要過分呵護,應放手讓孩子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包辦替代。

最後還要讓孩子體驗饑餓。 現在的孩子是生活在幸福的搖籃之中,隨著科技發展,物質生活水準提高,各式零食點心五花八門,孩子想吃什麼就有什麼,

Advertisiment
感覺不到饑餓的滋味,吃飯就沒有胃口。 俗話說:“欲求小兒安,應忍三分饑與寒”。 孩子有了饑餓的體驗,就會“饑不擇食”了。 所以,適度的饑餓是改變孩子不良飲食習慣的最好辦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