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感受到你的愛

我相信作為家長, 我們都是愛孩子的。 但是, 我們是否愛之有道, 取得了最佳效果呢?請大家看看我們對孩子有沒有類似的行為。

爬高上坎、摸東摸西:要麼不准做, 太危險了;要麼完全放任, 大人樂得清閒。

吃飯:不吃飯, 要麼追著、攆著喂, 要麼看電視哄著喂, 要麼棍棒打著吃;要麼認為吃飯是自己的事, 不吃就算了。

睡覺:不睡覺就站牆腳, 不睡覺就不帶出門, 實在不行不睡覺就玩吧, 大人還要陪著一起瘋。

還有不招呼人, 不收拾東西, 早晨不起床, 洗漱磨蹭拖拉等等。

愛孩子, 是有原則的。

尊重孩子 當孩子跟你說話時,

Advertisiment
你停下手中的家務、放下手中的手機, 與他目光交流, 專心的聽他說話。 如果太忙, 可以告訴他媽媽現在有點忙, 等幾分鐘再聽他說, 好不好。 如果孩子依然不依不饒, 就立即停下手中的事情, 因為孩子想與你分享的心情很急切。 只是, 可以慢慢引導建立規則, 在大人打電話時、與人交談, 可以拉拉大人衣角, 示意大人自己有話要說。

給他自由 當小孩子要玩水, 就由他玩吧, 你會驚奇地發現, 玩了一會他自己就不玩了。 當然, 可以引導節約用水或者用洗澡水玩耍。 蒙台梭利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相同的道理, 她認為你予以孩子充分自由, 孩子就會信任你依賴你, 進而願意遵守你制定的規則。 蒙台梭利認為, 只要是沒有危險的事情和不傷害他人的事情,

Advertisiment
都應當是被允許的。

規則約定 要有自由, 也要有規則。 家庭教育中, 部分規則應當大人與孩子共同商量約定, 比如每天吃一顆糖, 每天看兩集動畫片。 當然約定有時也可以變通, 比如今天吃過糖了, 看見小夥伴在吃糖, 而孩子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 那就多吃一顆也無妨, 也許小孩子他需要的是與小夥伴一起吃糖的那種感覺。 良好的親子關係中, 孩子會產生“自己人效應”, 他會把你當作自己人, 願意與你合作, 遵守制定的規則, 大人偶爾破例規則, 他會非常欣喜感激, 當下次再出現這樣的情況, 稍作提醒, 他仍然會遵守約定。 所以不用太擔心孩子是否會得寸進尺的問題。 而有的時候規則還是要堅決執行,

Advertisiment
比如, 買了很多玩具後仍然還要再買的, 堅決不同意, 更不能因為他的哭鬧而妥協, 要不然他就會知道哭鬧可以要脅住大人。

率先垂范 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來到世間, 接觸什麼樣的人, 感受什麼樣的環境, 就會變成怎樣的人。 仔細觀察我們的成人世界, 棍棒教育下長大的人, 做父母後, 會不自覺地對自己的孩子仍然進行棍棒教育。 所以, 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就從大人的行為開始吧。

控制情緒 當每一個令人崩潰的時刻到來時, 記得大人首先不要歇斯底里、大吼大叫, 這只會讓你更生氣。 一會溫柔的媽媽, 一會暴躁的媽媽, 也會令孩子缺乏安全感。 最好的辦法是告訴他, 因為你做的什麼事情, 我很生氣, 我現在需要離開處理我的情緒。

Advertisiment

方法多樣 對不同的習慣採取不同應對方法。 比較重要的習慣, 例如用眼、刷牙、少吃零食等, 最好養成這些好習慣;有些習慣適應自己的孩子就好, 比如不睡午覺就不睡吧, 不過可以約定晚上早點睡, 而且要儘量為孩子創造溫馨安靜的睡覺氛圍。

提醒教育 兒童的可塑性完全不同於泥巴或蠟的可塑性, 他並不是因受外來壓力就改變形式的一種能力。 兒童的可塑性必須以他自身經驗為發酵劑, 經驗中的成功或失敗作為一種成長訓練, 催化了兒童改變自己行為的力量。 沒有這種力量, 獲得習慣是不可能的。 所以進行外在武力棍棒教育, 小孩子可能會一時屈服, 但他的內心是不願意接受的,

Advertisiment
以後依然會犯錯, 或者變成一個膽小唯唯諾諾的人。 請儘量給孩子積極的暗示而非消極的暗示, 提醒他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有愛心的孩子, 有責任心的孩子。

及時表揚 當孩子每一次按照約定做出良好行為或者自己解決問題時要及時表揚, 強化積極效果。 但表揚不要模糊籠統為你真棒, 你好聰明。 首先應該強化孩子的這種優良品性, 再告訴他因為什麼行為而予以表揚。 最後給孩子一個擁抱吧, 讓他感受到你的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