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給孩子一點隱私空間

“童言無忌”一直是人們讚美孩子天真無邪的品性的, 其實, 這是一種誤解。 口無遮掩, 這是一種缺乏隱私保護意識的典型表現, 不僅損害個人形象, 而且容易侵害他人權益, 故此, 大人不僅要從小培養孩子保護隱私的意識, 還要學會保護孩子的隱私……

幼兒的隱私有哪些?

1.身體缺陷。 如平足、色盲、矮小、過胖、過瘦、眼小、臉醜等生理或身體上的缺陷, 儘管是“明擺”著的, 但如果大人時不時提及也會使孩子失意。 即便說的是很久之前的事, 如出生時瘦得皮包骨或樣子像難看的“小老頭”, 也會讓孩子不快。

2.某些心理疾患。

Advertisiment
對於自己正罹患或曾經罹患過的諸如孤獨症、抑鬱症、多動症等與心理有關的疾患, 幼兒往往更為敏感。 如果大人們經常掛在嘴邊, 自然不利於的康復。 即便已痊癒, 當著孩子的面常常提及也等於是“揭短”, 同樣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3.曾經的過失。 一些在大人看來微不足道的“曾經的過失”, 也會使得某些孩子長期耿耿于懷, 只要有人提起, 他們便會有“被揭傷疤”之痛。 這些“曾經的過失”可能包括:某次遊戲得了最後一名、某次表演砸了鍋、某次郊遊出了洋相, 甚至小時候愛哭等等。

4.被體罰的經歷。 被打、被罵、被罰站等體罰往往是孩子“沒齒難忘”的痛苦經歷, 因為不僅皮肉受了苦, 心靈也可能受到創傷。 即使孩子目前已很少遭到體罰,

Advertisiment
但在旁人面前頻頻提及過去的“受辱史”, 仍然會使他陷入極度尷尬之中難以自拔。

5.某些“丟人的毛病”。 幼兒往往對諸如尿床之類的“毛病”十分敏感, 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缺陷會使自己在同伴面前“丟面子”。 所以無論是家長, 還是幼稚園教師, 都不應在小夥伴們面前提及, 更不宜嘲笑、挖苦。

6.獨處的小天地。 幼兒們往往十分看重自己獨處的小天地, 並將其視為自家的“私人領地”。 如果家長常常未經孩子同意在其“領地”裡“檢查”一番, 在孩子看來也是對自己“隱私”的公然侵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