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使用空調的準則!

酷暑天裡, 玩得渾身是汗的孩子回到家裡, 習慣性地啟動空調並調好溫度。 家長往往以自身是否感到涼快為標準。 殊不知, 以成年人的感覺去調節空調溫度往往是不適合孩子的。

Advertisiment

給孩子使用空調的準則!

與成人不同, 孩子的皮膚比較薄嫩, 皮下脂肪少, 肌肉也不發達, 而皮下毛細血管卻非常豐富, 體溫調節中樞和血液迴圈調節中樞都尚未發育完善, 體溫調節功能比較差, 不能隨著外界環境變化而迅速發生相應變化。

要成年人感覺涼快, 室內溫度與外界溫度往往要相差6℃以上, 如外界溫度是33℃, 室內溫度至少降低到25℃才行。 在從室外走進室內這個過程中, 處於開放狀態的人體毛細血管和汗毛孔發生改變, 汗毛孔將會突然閉合, 以減少散熱(當受到冷風刺激), 此時成人能自動調節身體溫度去適應, 慢慢降溫, 便會產生涼意。 相反, 孩子卻不盡如此,

Advertisiment
由於溫度過低, 孩子的身體溫度調節也不能很快地跟上“步伐”, 汗毛孔往往沒有及時關閉, 仍然持續開放, 向外散熱, 而毛細血管卻遇冷收縮, 血流緩慢。 這會使得原本不協調的體溫調節中樞與血液迴圈中樞失衡加重, 抵禦病毒和細菌的能力下降, 致使孩子感冒, 甚至患氣管炎、肺炎。

因此, 孩子和你從外面回來, 即使要開空調, 屋裡與外界的溫差最好控制在3℃—4℃為宜, 不要讓冷風直接吹著孩子。 這裡推薦一個做法:晚上睡覺前, 將空調溫度定在26℃—28℃左右, 定時2—3小時, 給寶寶蓋層薄毯子。 1—2小時後, 寶寶進入深度睡眠, 大人再把空調開成通風檔, 並適當開窗透氣, 就是採用所謂的“微風迴圈”。 白天, 如果孩子一直呆在屋內, 對大人合適的溫度就應該給孩子多加一件衣服。

Advertisiment

另外, 寶寶的皮膚水分調節能力遠不如成年人, 所以就更難適應大的溫差環境。 有嬰幼兒的家庭如果要使用空調, 首先要多給寶寶喝水, 同時要人為增加室內濕度。 辦法有3種:使用加濕器;用一些容器裝上水擺在屋子裡。 通常一杯300毫升的水大約一兩天就被蒸發得差不多了;在室內, 養金魚、擺幾盆水生植物, 也是不錯的辦法, 既增添了生活情趣, 又能很好地調節濕度。

給孩子鑲牙需先瞭解常識 警惕!幼兒的十大危險運動 孩子學游泳要預防耳部進水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