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做智力測試有必要嗎

我的孩子有多聰明?父母多麼想知道。 其實, 孩子不需要依靠智力測試來鑒定聰明才智。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 細心的父母就能觀察到孩子的能力, 這也是有科學方法的。

近來, 市場上有些機構稱可以用指紋檢查推論人的智力和學習能力;用腦電波檢測, 能測出孩子學習能力與人格, 卻因不負責的診斷錯誤而上新聞。 但仍有許多父母想帶孩子去做測查, 四處打聽能給孩子做智力測試的機構。

事實上, 無論是指紋檢查或腦電波檢測, 醫學界或是心理學界都已經證實與大腦運作沒有關係。 但在商業目的和父母衝動之下,

Advertisiment
最後受傷害的將是孩子。

提示一:不要讓孩子受父母認定影響

父母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是龍是鳳, 或什麼也不是。 誰能告訴他們?

許多父母都這樣想, 若能通過指紋、腦電波或智力測試來認識和瞭解孩子的潛能, 就可以因材施教, 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培養。 但是, 父母想過沒有,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 這樣的“自驗預言”(即成人怎麼認定, 你的孩子就怎麼成長), 會影響孩子的發展。 其實, 最瞭解自己孩子的永遠是父母。 在此, 我們通過介紹一些觀察孩子的方法, 幫助父母瞭解自己和孩子, 那麼, 就從“智力”這個問題開始探討吧。

提示二:正確看待智力測試

正規的智力測試是指經過專門訓練的研究人員採用標準化的測驗量表對人的智力水準進行科學測量的一個過程。

Advertisiment
但是, 智商並非絕對。

首先, 智力測試會有技術誤差, 若智商相差10分以內, 可能不反映真實的智力差別。

其次, 一個人的智商會隨年齡而改變。 有些孩子智商較低是因健康欠佳、環境不良、教育不當所致, 改變這些因素, 智商便有可能提高。 即使智商正常的兒童, 也會發生學習困難, 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興趣等。

因此, 父母絕不能對智商高的孩子掉以輕心, 對智商較低的孩子灰心喪氣, 應對孩子作全面的研究, 找出影響智商的不利因素, 採取有效措施, 促進孩子智力的提高。

提示三:日常生活中能看出孩子的能力

在一些諮詢場合, 許多家長在描述孩子閱讀、計算、繪畫或其他“特別”的能力後會問:“哪裡能做智力測驗?”“我的孩子想是多動症,

Advertisiment
做個智力測試也好放心呀!”對此, 專業的回答是:“不必要。 ”因為, 父母不需要依賴智力測驗, 通過日常生活中的觀察, 就已經可以瞭解孩子的智力水準和能力了。

我們來聽聽爸爸媽媽們聊天時常有的內容:“我家兵兵按照圖示搭積木, 我都嚇一跳。 這麼複雜的圖, 他都弄得清, 沒想到他這麼厲害。 ”

“我女兒才有趣, 模仿張靚影, 唱得有模有樣, 這麼長的歌才聽了幾遍, 就能不跑調。 唉, 叫她坐下看書就不行了。 ”

明白了嗎?絕大多數孩子不需要“測驗”鑒定。 父母在生活中和學習上, 也看得出孩子的能力。

提示四:父母該怎樣理解聰明

我的孩子有多聰明, 或聰明的孩子是怎樣的?這是父母想知道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是這樣說的:“無論在哪一個領域, 有效率的反應, 就算是聰明。 ”這裡有兩個條件:“領域”和“反應”。

“領域”, 小到指不同的作業, 大到指不同的學科。 這裡以父母熟悉的多元智慧為例, 多元智慧按照定義, 分為八個類別: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節奏、視覺空間、身體律動、自然觀察、人際和內省。 每個類別有不同的能力與表現。

“反應”則指面對不同領域(或類別)的處理行為, 或是很專注、很快找到“解題訣竅”, 或是熟視無睹, 甚至愁眉不展, 不知如何下手。

每個人對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反應。 例如:媽媽學說不同的方言很快, 但是方向感很糟糕, 是轉個圈就迷路的人;爸爸可以很快在一堆數位中理清股市行情,

Advertisiment
但不善言談, 唱歌也總是跑調。

提示五:生活中觀察孩子的智慧強項

在多元智慧的8個類別中, 語言、邏輯/數學、音樂/節奏這3項, 常常被直接等同于語文、數學和音樂三個學科, 這種認定窄化了多元智慧的定義。

通過附表, 我們針對語文、邏輯/數學、音樂/節奏, 做一些行為上的描述, 父母可以觀察孩子在生活中的自然表現。

當然, 這些行為是比較出來的。 也就是說, 與同年齡兒重比較, 這個孩子在此行為上會顯出更多的興趣、表現更專注或是反應較快。 父母不妨一起討論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強項、特點。

例如, 媽媽告訴爸爸:“晶晶向奶奶道謝時說, ‘謝謝!切、切’;‘謝謝!捏、捏’, 邊

說身體還依節奏擺動。 她好像知道‘謝’和‘切’‘捏’都有‘ie’音, 可以押韻哎!”這表示晶晶有表格中的語文的(2)和音樂/節奏的(1)方面的能力。

提示六:認識孩子的多元

對照附表,父母可能發現,孩子不一定在每一類中的四項都反應快或有興趣。以語言為例,其中分語音的敏銳、敘述的精緻與詳細及對文字的興趣。父母也許會發現,孩子可能語音敏銳,但不一定喜歡閱讀。因此,籠統稱他“語言智慧”高,並不準確。而語文成績好也不一定表示有語言方面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多元。

可以押韻哎!”這表示晶晶有表格中的語文的(2)和音樂/節奏的(1)方面的能力。

提示六:認識孩子的多元

對照附表,父母可能發現,孩子不一定在每一類中的四項都反應快或有興趣。以語言為例,其中分語音的敏銳、敘述的精緻與詳細及對文字的興趣。父母也許會發現,孩子可能語音敏銳,但不一定喜歡閱讀。因此,籠統稱他“語言智慧”高,並不準確。而語文成績好也不一定表示有語言方面的智慧。這就是所謂的多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