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制定合適的標準

“習得性無助”是我們在面對有學習困難的孩子時, 常會用到的專業診斷詞彙。 它指的是個體在經歷了某種學習之後, 因為不愉快的情境經歷, 而在情感和認知行為上表現出的消極的特殊心理狀態。 有兩個實驗可以說明這種特殊的心理反應。

在第一個實驗中, 實驗人員將一隻跳蚤放進敞著口的玻璃杯裡, 結果跳蚤沒一會兒就跳出了杯子。 來回幾次之後, 實驗人員又將跳蚤放回了玻璃杯裡, 可是這 一次, 他在杯子上加了一個厚厚的玻璃蓋子。 跳蚤以為這次還是可以輕而易舉地跳出杯子, 可是沒想到它躍起時卻被蓋子給彈了回來。

Advertisiment
跳蚤不死心, 又奮力地往上跳了幾次, 可是每次都被牢牢蓋住的杯蓋給重重地彈回來。

最後, 灰心喪氣的跳蚤就再也不想跳了, 即使實驗人員把玻璃杯蓋挪開, 又試圖引誘它再跳, 可是再跳起來的跳蚤, 也只跳到了和杯口保持一段安全距離的高度, 就再也不去嘗試往上跳得更高了。

另一個實驗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那條有名的狗。 塞利格曼把狗關在一個上了鎖的籠子裡, 並且在籠子邊上安裝了一個擴音器。 只要擴音器一響, 籠子的鐵絲網就會通上電流, 電流的強度足以讓狗感到痛苦, 但不會傷害它的身體。

剛開始, 擴音器響的時候, 被電到的狗會在籠子裡四處亂竄,

Advertisiment
試圖找到逃脫的出口。 可是在試過幾次都沒有成功之後, 狗就絕望了, 放棄了掙扎。 雖然擴音器響了, 還是有電流通過, 但狗只是躺在那裡默默地忍受痛苦, 而不再極力逃脫了。

於是塞利格曼把狗挪到了另一個更大的籠子裡, 籠子的中間用隔板隔開, 一邊通電, 一邊沒有通電, 但隔板的高度是狗可以輕易跳過去的。 塞利格曼把另一條 從來沒有經過實驗的對照組狗, 和先前的那條實驗狗一起關進了通電的一邊, 當擴音器響起, 籠子通電時, 對照組狗在受到短暫的驚嚇之後, 立刻奮起一跳, 逃到了安全的那一邊。 可是那條可憐的實驗狗, 卻眼睜睜地看著夥伴輕易地跳到籠子的另一邊, 自己卻臥倒在籠子裡,

Advertisiment
再也不肯嘗試了。

我知道這個實驗聽起來十分殘忍, 對愛護動物的人來說, 更是殘酷到不可思議。 但是, 如果我們把這個實驗結果對照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就會發現往往我們對待學習成就比較低的孩子, 就和對待那條實驗狗一樣殘忍。

在學校裡成績不佳、表現不好的孩子, 就像那條被關在籠子裡的小狗一樣, 曾經奮力跳躍, 試圖還擊, 可是當發現自己力不從心, 或電擊的力量遠遠超過自己 的力量時, 可能就會“習得性無助”地放棄掙扎和努力。 他們可能選擇認同自己的無能, 自暴自棄, 默默忍受失敗的痛苦;也可能因此向下修正自己可以到達的高度, 寧願選擇較低的成就, 以避免再次受到失敗的打擊。

所以,

Advertisiment
我們是不是能重新審視給孩子定出的標準, 並且試著幫助他在到達目的地的路途中, 多切割出幾個經過一定的努力就可以邁上的階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