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孩子學東西就是從失敗中走過來, 不允許孩子失敗, 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孩子就不會學習到東西。 孫子應該自己吃飯了, 幾次和夫人建議讓孩子自己吃, 給孩子一個大一些的碗, 一次放一點飯菜, 吃完再放也不會把飯菜弄出碗外面來, 夫人試了一次, 就說不行, 孩子不好好吃, 也就停止了孩子自己吃飯的訓練。

兒媳把水果簡單的切一下就給孩子, 讓孩子自己拿著吃, 孩子經常是吃得滿身都是水果汁, 夫人就說兒媳不好, 不關心孩子。 我為兒媳辯解, 這是鍛煉孩子自理能力, 也是培養孩子手眼配合能力。

Advertisiment
夫人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 把水果切得很精細, 要孩子用叉子自己叉了吃就是很大的進步了, 有時候還是越俎代庖叉來喂孩子。

想起兒子小的時候, 家裡人包餃子, 兒子也湊上去包了一個餃子, 比不上我包的, 但是對於一個小孩子第一次包餃子就夠好的了, 剛要誇兒子幾句, 岳母就說不要兒子伸手了, 說兒子包得不好。 夫人更是百般挑剔, 說兒子在糟蹋麵粉, 把孩子訓了一頓。 兒子幫別人家打掃衛生回來把衣服弄髒了, 就訓斥孩子不該幫別人把自己衣服弄髒, 兒子稍不注意把手或者衣服弄髒了就大驚小怪的訓斥一頓。 就是這樣的積累, 今天的兒子以自己從來不洗碗為榮, 經常顯示自己白嫩的雙手, 大言不慚得講自己就是懶,

Advertisiment
在家什麼也不幹。

兒子今年三十多了, 每天回來就進書房玩電腦遊戲, 幾次要兒子給孩子買吃的, 夫人就以他不會買而不讓買, 兒子不只是四體不勤, 哪裡能怨兒子?這就是當母親的從來不讓兒子幹什麼的結果。 理由是孩子不會幹!我經常和夫人理論, 我們誰也是從不會幹到會幹的, 不讓他幹怎麼能會幹。 不讓孩子出錯就是不要他幹任何事情, 這樣的孩子將來什麼也不會幹了, 更甚的是什麼也不幹了。 懶惰會使人腐朽, 成為不可雕琢的朽木。

夫人還是不讓孫子自己幹很多事情, 例如自己刷牙, 自己洗臉, 自己吃飯……。 凡是孩子第一次做不好的事情, 都不讓孩子做。 兒子到了今天還是以自己沒幹過為理由,

Advertisiment
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 不敢想像還這樣對待孫子, 兒子今天的懶惰, 就有可能是孫子明天的懶惰。 一想起來就吃不好睡不好, 每天要陪孫子出去玩耍, 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能做, 就是想不讓夫人把孩子管成了懶惰得人格特徵, 儘量的降低夫人溺愛的負面影響, 降低兒子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也可以彌補對兒子小時候關心和教育的不足。

前幾天看中央電視臺心理訪談節目, 一個孩子在爺爺奶奶身邊被慣得出現統合失調症, 是和爺爺奶奶寵著有關, 吃飯時每吃一口就要打奶奶一下, 奶奶就這樣忍著讓孩子打。 這就是祖輩帶孩子的後果, 用自己帶兒子的辦法在帶孫子, 用自己的人格影響了兒子, 又影響孫子,

Advertisiment
不好的傳統繼承下來了, 好的傳統也會退化。 還是要新的家庭成員來管理自己的孩子, 兒媳自己帶孩子, 兒媳家庭優秀的方面就可以發揮了, 還會給孩子一些新鮮的東西。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怕孩子犯錯誤, 孩子就是在犯錯誤中學到東西的。 夫人今天去買回來讓孩子自己吃飯的碗, 是粘在桌子上不能動的, 以防止孩子把碗弄翻。 這就是現在的企業, 利用了家長的總是怕孩子犯錯誤的心理, 粘在桌子上碗不能輕易翻了, 可孩子會把注意力放在了新買回來得碗上, 你不是怕翻嗎?他會想盡辦法把碗弄翻, 這就是孩子!不管怎麼說, 孩子能自己吃飯了, 這就是大人的進步, 孩子才有希望進步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