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發呆的權利

元宵節的廣場焰火晚會上, 一位年輕媽媽懷抱兩歲多的女兒, 不停地和她說話:“寶貝, 你看!這焰火好美, 是不是像五彩蒲公英?哇, 再看這個!想一想, 像什麼?是不是像天女散花, 像滿天的星星啊……”小女孩沉醉在美景中, 好像並不太理會媽媽的循循善誘。 旁邊, 另一位媽媽有些惱怒地拍拍一個八九歲男孩的頭:“好好看, 別發愣!等會回去要寫日記!”男孩很不服氣, 倔強地甩甩頭:“我是在看嘛!”“別光顧著看, 大腦也要動起來, 想一想那些美妙的詞彙, 什麼流光溢彩, 璀璨奪目, 火樹銀花呀……”

誠然, 這兩位年輕媽媽也煞費苦心,

Advertisiment
抓住一切機會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但是, 我想, 站在孩子的角度, 他們肯定對媽媽的饒舌和意志強加有些反感。 媽媽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 開啟孩子的思路, 豐富孩子的想像力, 但這往往也會限制他們的思維, 阻止他們能動性的發揮。 你覺得這焰火像蒲公英, 但是孩子可能覺得就是一朵朵大蘑菇, 你想用流光溢彩來描繪, 但孩子可能會想出更具創意的詞;或者, 孩子還正在努力地思考, 你就給他框了一個固定的模式。

父母為什麼喜歡對孩子強加自己的意志?為什麼不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呢?曾聽到家長們這樣抱怨:“他呀, 特懶!你不引導他動腦子, 他就什麼都不想!”“他就喜歡發呆, 完全耗時間!”還有的家長擔憂地說:“孩子的頭腦裡能有什麼東西?你不灌輸一些知識,

Advertisiment
那不是一片空白嗎?”孩子真的如大人所言, 不愛動腦子、喜歡發呆耗時間、頭腦一片空白嗎?

記得兒子5歲時, 一個週末早上, 我讓他到陽臺上寫“a、o、e”的作業。 半個小時後, 我發現他正望著窗外發呆, 而作業本上一字未動, 我的火氣頓時上來了。 正要發作, 兒子卻興致勃勃地說:“媽媽, 我剛才在看小鳥比賽!”什麼小鳥比賽?我的注意力也被轉移了。 兒子用手指著窗外, 繪聲繪色地給我講:“對面樓頂有兩隻小鳥, 一隻的頭是白色的, 像雪花, 另一隻小鳥的臉是黑的, 像抹了煤灰。 他們倆商量好了, 要比賽, 看誰跳得高。 雪花小鳥訓練了幾下, 就跳上了樓頂, 它還回頭看了看, 看它到底是從哪兒跳上來的,

Advertisiment
好記住回家的路;煤灰鳥還在不斷地蹦, 它不肯認輸……”好一個妙趣橫生的童話景象!這就是兒子半個小時不寫作業、發呆的收穫!

是的, 孩子的思維異常活躍, 不要以為他沒做正事兒就是在耗時間, 也不要以為他沒跟著你的思路走, 就是在瞎撞, 他有自己的思想, 他的所思所想也許遠遠超過我們所說的正事兒的價值。 我相信, 兒子那半個小時所看到的童話景象, 會成為他成長中非常美好的記憶。

我也相信, 在焰火晚會上, 那個一直沒說話的小女孩, 受眼前美景的啟發, 也許正在想像一個美麗的童話故事, 而那個倔強的男孩子, 或許正在勾勒一個硝煙彌漫的戰爭場面, 那恢宏的氣勢絕不是媽媽口中那幾個所謂美妙的詞彙可以描繪的。

Advertisiment

也或許, 他們什麼都沒想, 只是沉醉於眼前的景象中, 將自己融入其中。 想想, 我們大人, 不也時時會放空自己, 什麼也不想, 真實地接受我們所看到或聽到的顏色、形態和聲音嗎?是的, 孩子也有發呆的權利, 給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間, 讓他的思想自由地行走, 也許他會給你更多的驚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