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的愛要有界限,親密但要有距離

這個暑假, 有不少家長來諮詢挑學校和選專業的事, 藏在他們身後的那個孩子要麼懵懂青澀, 要麼事不關己, 讓我感觸很深。 如果想放心地把孩子送入社會, 給予孩子的愛就要有界限, 親密但也要有距離。

分不清的愛與操縱

暑假裡, 我和10歲的兒子去旅行, 走了幾個城市。 有幾位媽媽帶著孩子先後加入我們的隊伍。

有一天, 我給朋友傳資料, 兒子過來找我, 我說:“兒子, 現在是媽媽的個人時間, 我和朋友事先約好了, 你要等一下。 ”兒子沒說什麼, 幾位媽媽倒是很驚訝:“曹老師, 你怎麼能這麼對孩子呢?”我問她們為什麼出來旅行?答案幾乎是異口同聲:為了孩子。

Advertisiment
但我來旅行除了想跟兒子有親子互動的時間, 也安排了一些自己的計畫要完成。 我和孩子是平等而獨立的, 彼此會給對方一些自由。

舉例來說, 幾個孩子到一起難免小吵小鬧。 有的媽媽很擔心, 想出面幫孩子解決問題。 但我建議不要插手, 孩子們要學會自己處理交往問題。 果然, 過一會兒他們又自然而然地玩在一起了。

我和兒子出行時, 一向是各自負責自己的拉杆箱和背包。 這次, 他看見小夥伴都是媽媽幫著背所有東西, 就對我說:“媽媽你能幫我背包嗎?”我對他說:“如果你覺得累了, 媽媽可以幫你背一會兒, 但媽媽需要的時候, 你也要幫媽媽做些事。 ”在一些城市轉機的時候,

Advertisiment
我拉著幾個媽媽等在一邊, 讓孩子們去辦理托運、登機手續, 並協調座位。 雖然過程磕磕絆絆, 但他們最終完成了任務。 我從他們紅撲撲的小臉上, 看到了參與的滿足與被認可的快樂。

一切為了孩子, 對家長來說是一種沒必要的犧牲, 因為它最終將變成“我為了你已經如何, 所以你必須怎樣”, 這種操縱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壓力。

缺少安全感的是媽媽

你從一個孩子出門在外的表現就能看出他的安全感如何。 帶孩子們去西雙版納動植物園, 裡面有好多小動物。 孩子們正是好奇的年紀, 我鼓勵他們多去摸摸。 有的孩子伸手去摸幾下, 趕緊縮回來, 有的根本不敢靠近, 還有的可以坦然地和小動物接觸。 其實, 安全感好的孩子會很放心地去探索新鮮事物。

Advertisiment

景區設計了一處小橋流水的景致, 並提示山泉水水深30公分, 邀請小朋友們走過橋去。 有幾個孩子馬上把詢問的目光投向媽媽, 他們習慣了決定權在媽媽手裡。 媽媽們則瞬間通過自己的生活常識得出了各種擔憂:小橋安全嗎, 掉下去怎麼辦……我支持兒子下去試試, 他走了一段, 掉進了水裡, 但回來時特別高興地告訴我, 山泉水特別涼。 動植物園很大, 孩子們到處去玩, 有位媽媽只要發現孩子沒在視線範圍內就慌了, 到處找。 其實孩子正玩得高興, 被媽媽叫回來後, 噘著嘴抱怨:“媽媽, 你為什麼總看著我呢?”

是誰缺少安全感呢?是媽媽

她用自己的判斷干預孩子的選擇, 她的各種擔心直接切斷了孩子的探索欲望。

Advertisiment
媽媽缺少安全感, 孩子會變得內向膽小、缺乏自信。

你有權選擇, 但要承擔後果出遊剛回來, 一位媽媽來諮詢, 她的苦惱是不知道該不該讓孩子複讀, 其實她又越權了。 我問她女兒:你為什麼學習?她直截了當地說是為了讓媽媽高興。 很明顯, 對她來說, 學習不是為了自己, 而是討好媽媽的一種方式。 有的孩子把大學志願填了離家很遠的城市, 父母擔心又失落。 有的孩子生活在蜜罐裡, 卻變得自私自利, 行為叛逆, 脾氣暴躁。 這些問題的根源就是父母沒能給孩子建立好規則和界限。

給孩子建立規則越早越好, 目的是培養他的生活能力, 鍛煉整潔、努力、寬容、友善、誠實等品格。 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作息規律、生活自立。

Advertisiment
兒子上小學一年級開始, 我就要求他早上起來要把床鋪收拾好才能吃飯。 一開始, 他只能把被子卷成一團, 但我也會表揚和鼓勵他。 他小時候也有不好好吃飯的時候。 有一次, 大家吃飯時, 他非要看電視, 我告訴他:“你有權選擇看電視還是吃飯, 但是下一頓飯的開飯時間是5小時以後, 這期間你不許吃東西, 吃一次零食, 開飯時間延後1小時。 ”那次他餓了一下午, 但之後就乖乖地按時吃飯了。 孩子會通過試探, 來尋找界限與規則的底線。 要讓他明確地知道, 撒嬌、打滾兒等各種方法都不會讓規則改變。

我們要少插手、少干預, 用規則和界限説明孩子鍛煉能力和品格, 這將影響他們的一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