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看病有什麼學問_給孩子看病的注意事項

養生之道網導讀:

孩子生病了, 父母的心裡都很著急, 但是給孩子看病也是有學問的。 你知道給孩子看病有什麼學問?瞭解這些學問對父母有什麼好處?今天小編將告訴你, 給孩子看病有什麼學問。

給孩子看病的學問

學問一:診前準備。

看病前, 應該先給孩子做好思想工作, 不能二話不說抱起就走。 試想, 孩子本來就不舒服, 突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 見到一大堆陌生甚至“可怕”的白大褂, 自然格外焦慮。 如果他大哭大鬧起來, 還會影響醫生及時診斷。

學問二:陳述病情要準確。

比如“腹痛1小時”或“間斷發燒2天”,

Advertisiment
而不是“從外婆家回來就肚子疼”。 另外, 不要向醫生強調自己的臆測和想法。

學問三:回答問診要細、具體。

比如醫生詢問孩子腹瀉的次數, 不能說“好幾次”或“每次換尿布都有”。 此外, 能回答的就說, 不能回答的, 不要勉強。

學問四:協助開藥。

不同年齡孩子的用藥量有所不同, 醫生開藥時, 要主動告知孩子的實際年齡(周歲)和體重。

學問五:就診完畢要趕快走。

醫院是患者集中的場所, 也是疾病交叉感染的高發區。 孩子患病時, 抵抗能力更差, 如果在醫院長時間逗留, 必然會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幾率。 因此就診完畢, 家長應收好處方, 儘快安靜離開。

Advertisiment

給孩子看病的注意事項

同常給孩子看病的醫生聯繫

如果可能的話, 在送孩子去看急診以前, 先同常給孩子看病的醫生聯繫一下。 徵求一下他的意見, 請他判斷一下是不是有必要馬上去急診, 還是可以第二天去看門診。 如果情況特殊的話, 有經驗的醫生會通知他所在醫院的急診室作好準備。 這樣家長可以放心一些了。

充分瞭解孩子的病因

Advertisiment

如果孩子出事的時候你不在現場, 可以詢問在場的人。 有位媽媽接到幼稚園老師的通知, 說孩子大哭說痛, 讓她帶孩子去看急診。 但到了醫院, 孩子含含糊糊說不出所以然來。 媽媽打了電話到幼稚園才知道孩子曾經摔了一跤, 醫生診斷出孩子是骨折了。 如果在匆匆去醫院之前, 家長能先瞭解事情發生的全過程, 就會省卻許多麻煩, 節約很多時間呢。

及時向醫生提供孩子的病史

如果孩子是因為同樣的症狀多次去急診, 那麼父母就應該瞭解孩子的病因。 比如, 急診醫生看到你的孩子有呼吸衰竭的症狀, 一時會很難確定是肺水腫還是嚴重的過敏引起的, 急診醫生不瞭解你孩子的病史, 貿然處理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Advertisiment
作為父母, 應該及時提供上次同樣症狀來急診的病史, 便於醫生作出及時的準確的判斷, 免得耽誤了病情。

儘量配合醫生的工作

要給急診中的孩子這樣的感覺:醫生為他所做的診療是可靠的。 即使你對急診室醫生的做法有異議, 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表現出來(當然如果面臨性命攸關的時刻又當別論)。 可以趁隙問問你們認識的有經驗的醫生。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對急診醫生的處理流露出反感的樣子, 以免影響孩子的情緒。

調整孩子的情緒

急診室通常是十分擁擠嘈雜的, 充滿了重症重傷的病人, 有時候急救室和你等待的地方只用一塊布隔開, 孩子和你都會聽到一些十分可怕的聲響,

Advertisiment
可能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和焦慮程度, 設法讓等待中的孩子分分心, 媽媽可以給孩子講講故事, 唱唱歌或者玩一個簡單的遊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