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此之前, 你從沒有聽說過“內化的安全感”, 那麼你需要聽聽下面這個小故事。
很多年前, 當我的女兒艾瑪還在繈褓中的時候, 我參加過一次講座。
講座開始前, 幻燈機突然壞了。 主講人說:“我不太擔心, 總會有人來修好它的。 但是斯坦利會很著急。 ”
聽眾面面相覷, 都不明白斯坦利是誰。
“斯坦利是我父親。 ”她接著說, “他早就去世了, 但我依然能聽見他的聲音縈繞在我的頭頂:‘大事不妙了!大家都會離開的!再也不會有人請你來開講座了!’在以前, 他那些憂心忡忡的話, 總是讓我恐慌不安;可是現在, 我會告訴他:一切都會沒事的。
Advertisiment
那次講座的內容我全忘了, 唯一記住的就是斯坦利。 我還清楚地記得, 當時我問自己:等艾瑪長大後, 我希望縈繞在她心頭的是什麼樣的聲音?
我希望她, 也包括所有的孩子, 在想起父母的時候, 耳邊會響起一個與斯坦利截然相反的聲音。 它可以給孩子帶來溫暖、平靜和安全, 並幫助他們度過各種困境。
這個聲音, 就是所謂的“內化的安全感”;沒有它, 孩子就可能出現過度依戀和分離焦慮。
那些早年被忽視、被虐待或者遭遇過重大變故的孩子, 當然會比較難於將安全感內化;不過那些深受寵愛的孩子, 在內化安全感的過程中, 一樣可能遇到困難, 尤其是在焦慮的時候。
焦慮時, 孩子想要什麼適當的依戀與分離焦慮,
Advertisiment
大部分孩子感到緊張的時候, 只是需要多給他一些關愛, 比如溫柔而耐心的安撫, 緊緊的擁抱, 或者只是安靜的陪伴。 在需求得到滿足以後, 他的安全系統就會重置:“沒事了, 現在我可以平靜、放鬆下來了。 ”
也可以通過一些遊戲來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藏貓貓”是嬰兒期經典的依戀與分離遊戲, 它通過有趣而安全的方式, 讓孩子明白“媽媽不見了只是暫時的, 媽媽很快就又回來了”。 孩子長大一點後的“捉迷藏”遊戲, 也是以安全的方式上演那幾個生活中的重要主題:
“自己找不到別人了”;
Advertisiment
“別人找不到自己了”;
“大家又重逢了”。
這些遊戲, 都能夠幫助孩子適應分離。
忽視:分離焦慮的根源
造成分離焦慮的原因, 跟具體分離那一刻的緊張情緒有關。 但更多的可能, 是親子間的分離太多了——父母陪伴不夠, 孩子沒能形成安全依戀關係。
所以, 要消除“短暫離開”或者“入園”之類的具體分離焦慮, 父母得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平時多花時間陪孩子, 建立良好的親子聯結。 漸漸孩子就會確信:
“爸爸媽媽很愛我”;
“不管遇到什麼事情, 他們都會好好陪伴我”。
從不分離?未必就好有些父母會走向另一個極端:為了保護孩子不受分離之苦, 他們寧願時時刻刻廝守在孩子身邊。
從長期看, 這樣做對孩子是沒有助益的。 父母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同齡的其他孩子已經獨立, 但焦慮的孩子對於離開父母卻顯得無所適從, 表現出無助和猶豫, 達不到實際年齡的平均標準。 在這種情況下, 父母過度的“救援”, 反而會加重孩子的“焦慮性依賴”。
孩子需要的不是行動上的救援, 而是情感上的安慰。
心理學家蜜雪兒·博爾巴向父母們提出一個問題:“父母的反應, 從根本上是會增強還是削弱孩子的獨立能力?”孩子確實首先需要愛與關懷所帶來的安全感,
Advertisiment
一方面, 輕推他走向獨立;另一方面, 用更多的時間擁抱他、撫慰他, 滿足他對安全感的需求。 兩者配搭進行, 缺一不可。
這不是一夜之間就能產生的, 而是一個艱難的過程, 是我們無數次滿足孩子的需求、撫慰他的情緒、讓他知道可以依靠父母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