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社會化程度打打分

孔先生夫婦最近因兒子的事發生了爭執, 孔先生認為應該給兒子安排一些社會活動, 成天關在家裡不出門, 來了客人都不會打招呼, 以後到社會上怎麼和人交往?孩子媽媽則認為, 別人都羡慕我們的孩子“坐得住、會讀書”, 一定會考個好學校, 社會交往那是以後的事。 其實, 孔先生夫婦爭執的焦點是對孩子的“社會化”存在認識問題。

我們把人從出生到成人的過程稱為“社會化”。 一個人在剛剛出生時可以說是“動物人”, 在成長過程中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 才慢慢從“動物人”變成“社會人”。

Advertisiment

如何知道孩子社會化程度呢?美國精神病學會給兒童制定的“社會化”診斷標準很有參考價值:

①至少有一個同齡朋友, 並且友誼至少維持6個月。

②在看不到有什麼好處的情況下能夠主動説明別人。

③做了錯事, 造成了明顯的不良後果, 但未被人發現的時候, 能夠主動認錯。

④別人做了對自己不利的事時, 能夠原諒別人, 不指責也不告狀。

⑤對朋友或同伴表示關心, 或者能夠分享別人的幸福和快樂。 如為別人生日、考試優秀、獲獎等感到高興, 主動向別人祝賀。

一般來說, 在上述5條標準中, 6歲以下兒童應至少符合1條;7-12歲的孩子應至少符合2條;13-18歲的孩子至少應符合3條。 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達不到上述要求, 可以認為是社會化不足。 社會化不足,

Advertisiment
就會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 不善於與人交往。

如果按每條20分來算, 很多成年人可能也就剛及格(60分), 那麼我們就要反思。 很多精神問題都與社會化不足有密切關係, 如果一個人的社會化程度很高, 就可以減少心理障礙的發生。 課本不是孩子學習的惟一, 學習也不是孩子生活成長的惟一。 因此, 家長們在“望子成龍”的教育過程中, 莫忽視了孩子社會化的培養, 使孩子成為一條對社會有用的、身心健康的“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