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表達情緒的機會

小強今年6歲, 有一天, 表妹來了, 小強把表妹帶到他的臥室玩。 可沒多久, 就聽見房間裡傳來表妹的哭聲, 媽媽聞聲跑進去, 發現小強正在拿玩具熊打表妹的頭, 媽媽趕緊把兩個孩子拉開, 並且批評小強說:“你再打表妹媽媽就不要你了!”小強剛想解釋說:“是因為……”媽媽就打斷他:“打人你還狡辯?”然後就命令兩個小孩在不同的房間玩。

Advertisiment

【心理分析】幼稚園階段的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 產生矛盾十分正常, 我們首先不能對此大驚小怪。 有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的打鬧只是他們交往的一種需要, 當然, 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喜歡惡意打人。 案例中的家長在發現孩子打人的時候, 只是採取避免或制止的手段。 對於打人的孩子, 家長也只是採取恐嚇或警告的態度, 至於為什麼要打人, 家長聽也沒有聽就給予了否定的態度, 這樣, 就把孩子表達的機會給剝奪了。

【專家的話】很多家長不喜歡犯了錯誤還進行解釋的孩子,

Advertisiment
以為這是在做無謂的狡辯, 所以不管孩子說什麼都是錯的, 甚至有的家長聽到孩子解釋後就更加生氣。 這樣, 孩子的表達願望受到了負強化的作用, 如此迴圈, 也就形成了不愛說話的習慣。 所以, 當孩子表達自己情緒的時候, 家長要用平和的態度傾聽, 用緩和的語氣回應他們, 讓他們感到自己受重視, 並明白遇事應通過語言交流的方式解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