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孩子補鈣到底藥補還是食補

醫生普遍認為, 嬰幼兒, 特別是1歲之內的嬰兒應該更重視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

補充, 主要有兩個途徑:一是從食物中補充, 二是利用專門的補充藥物。

高鈣食物:鈣應該主要依靠食物補充, 最主要的補鈣食物不是大家流傳的“吃骨頭”, 而是最常見的嬰幼兒食物:奶。

母乳可以提供充足的鈣, 所以6個月以下的母乳餵養兒一般不需要單獨補充鈣劑。

牛乳中的鈣甚至會超過嬰幼兒的吸收能力, 很多配方乳粉要控制乳品中的鈣量。 同時, 乳品中的磷對鈣吸收有影響, 所以乳製品特別是鮮乳和配方乳, 都應該把鈣和磷的含量(術語叫做鈣磷比)控制在1:1到1:2之間。

Advertisiment

其他富含鈣的食物有:豆腐(主要指傳統的“鹵水豆腐”, 鈣主要來自鹵水中)、萵苣、肉類等。

何時需“藥補”:雖然沒有官方的推薦檔, 但許多兒科醫生都會推薦一種“預防性補充”, 也就是在沒有缺鈣證據和症狀的情況下, 推薦嬰幼兒定期或者不定期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我的寶寶出生後, 根據我過去受的專業訓練, 和多數的文獻報告, 我認為“無證據即不補”。 結果過一段時間即便母乳充足, 寶寶還是出現了少眠、盜汗的症狀, 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後症狀消失。

所以, 要不要預防性補充, 可能和一個地區的氣候(光照程度)、生活習慣、食物結構等有明顯關係, 具體還要遵守醫生的判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