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學齡前兒童吃肉有兩個講究

肉是人人都喜歡吃的, 當然從人體健康的角度來看, 吃肉也是必須的。 通常學齡前期的孩子也都非常喜歡吃肉, 不過在肉的種類的選擇上是有所講究的。 孩子的飲食一向是比較精細的, 必須從孩子的健康和發育這兩個角度來考慮孩子吃肉的問題。 那麼孩子到底應該吃什麼肉呢?關於這個問題, 科學的育兒知識給了我們兩個非常簡單的回答, 那就是孩子吃肉一定要選擇小的動物, 越小的動物就越好。 另一個則是肉則顏色, 顏色越淺的肉就越適合孩子吃。

第一, 越小的動物越好。

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肉食當數蝦肉、魚肉、鵝肉、鴨肉、雞肉,

Advertisiment
其次才是羊肉、豬肉和牛肉。 鵝肉和鴨肉的化學結構很接近橄欖油, 對心臟很有好處。 魚肉蛋白質吸收率很高, 所以對小孩、老人等身體虛弱的人群特別適合。 與魚相比, 蝦裡的鈣和鎂含量更加豐富, 對兒童生長發育有好處。

第二, 顏色越淺的肉類營養成分越好。

肉食類以顏色的有無及深淺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色澤鮮紅或暗紅, 比如豬肉、牛肉、羊肉等。 第二類為肉色或嫩白色, 如雞肉、鴨肉、鵝肉、兔肉及魚肉等。 第三種為幾乎無色, 主要是水生貝殼類動物肉, 比如蛤肉、牡蠣與蟹肉等。 淺色和無色肉中的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含量明顯低於紅肉。 在營養均衡的情況下, 建議家長在為孩子選擇日常飲食的時候可以向體積小的魚蝦貝殼類食物傾斜。

Advertisiment

給孩子吃肉最好遵循上面的這兩個原則, 一個就是越小的動物就越好, 另一個則是顏色越淺的肉就越好。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小型的動物中營養成分的含量相對較高, 並且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 對於兒童的身體發育大有好處。 那麼為什麼要選擇顏色淺的肉呢?因為顏色淺的肉中的膽固醇含量相對比較低, 而這些物質對於孩子都是沒有好處的, 所以孩子吃肉最好選擇鴨肉、肌肉、魚肉等等, 而至於豬肉、牛肉等要儘量少吃, 當然並不是不可以吃, 適量就好。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語言情況?

    學齡前兒童主要發展詞彙量,學會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其語音逐漸正確,詞彙逐漸豐富,4歲兒童掌握600—2000個詞,5歲時為2200—3000個詞,而6歲時為3000—4000個詞,從3歲到6歲,詞...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發育?

    此期兒童的無意注意已有高度發展,而且相當穩定,有意注意處於逐步形成的階段,其注意的穩定性差,容易分散,範圍較小,一般只注意事物外部較鮮明的特徵和動作。其觀察力缺乏隨意性、獨立性、細緻性,持續性和穩定...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智力發育?

    考察孩子的智力發育主要看一下幾點1、觀察力:是指大腦對事物的觀察能力,如通過觀察發現新奇的事物等,在觀察過程對聲音、氣味、溫度等有一個新的認識,並通過對現象的觀察,提高對事物本質認識的能力。我們可以...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促智力發育?

    學齡前兒童運用大肌肉的控制能力不斷改善,學會運用正確的姿勢跑,並能聽信號改變速度和方向跑,能保持軀體平衡,學會在平行線中間或平衡木上行走。能以自己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對顏色的色度開始區別。此期主要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學齡前兒童想像力特點?

    想像和好奇喜問:學齡期兒童逐漸能按要求進行想像,其想像表現出一定程度的目的性和有意性,但有意想像還只初步發展。其想像有以下特點:(1)想像容易與現實混淆;(2)想像主題易於變化,如正在用積木搭大橋,...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