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家長對孩子安全教育的幾點建議

少兒安全教育怎麼進行呢?其實加強少兒安全教育不能單方面依靠學校, 應該多方面結合。 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是正規化、系統化、經常化的安全教育。 孩子回到了家中, 做為家長就要發揮家庭的作用, 因為家長是兒童的第一任老師, 對兒童的行為方式有重要影響, 家長的言傳身教, 使其安全意識得到強化。 小編精心準備了以下幾點適合兒童安全教育的建議:

重點做好預防和控制工作

首先, 我們對以往一些熟視無睹的傷害再不能漠然置之了。 例如與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消費品, 無時無刻不在製造明顯或潛在的傷害:過期變質食品、毒酒、毒油和假藥,

Advertisiment
造成駭人聽聞的中毒事件, 劣質電器和燃氣熱水器造成死亡事故, 娛樂場所因設備設施不符合要求和缺乏安全管理造成悲劇, 兒童玩具、旅遊、化妝品等都在威脅著消費者安全和帶來不應有的健康損害。 對此, 我們應該通過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加強整治。

其次, 在我們對這些企業進行嚴格管理的同時, 還應該提高兒童和家長的自我保護能力, 重點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落實安全責任制。

托幼機構、學校負責人和教師必須建立嚴格的安全責任制, 必須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的有關條款, 必須對意外損傷的發生有預見性,

Advertisiment
應具備預防意外損傷的常識, 及時發現和排除意外損傷可能發生的危險因素, 給少年兒童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健康環境, 做到防患於未然。

2/提高兒童工作者和家長對意外損傷的警惕性, 加強安全管理。

如兒童出入的門不要裝彈簧, 以免夾傷兒童的手腳;火柴、熱水瓶、剪刀、藥品等要放在兒童拿不到的地方;室內生火爐子要有排煙裝置, 以免發生煤氣中毒;家庭的電源開關、插銷要安在兒童摸不到的地方等。

3/加強兒童安全教育與安全訓練。

兒童需要保護, 但也需要教育與訓練。 因為過分受保護的“溫室中的花朵”, 可能不利於避免危險的能力培養。 教師和家長應對少年兒童加以精神文明和行為規範教育,

Advertisiment
培養他們獨自應付環境、適應環境的能力。 啟發和誘導他們什麼是安全, 什麼是不安全以及不安全的後果。 目前, 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各地方廣泛開展的“小手拉大手”的活動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4/引進國外先進的“緊急救援(SOS)”服務理念。

緊急救援服務是現代保險業發展的高級階段, 其核心宗旨就是力爭在病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刻可以提供及時周到的有效服務, 伸出援助之手。 從20世紀60年代末到現在, 緊急救援經歷30多年的時間, 已經成為一個特殊的社會保障行業, 而且還在不斷發展壯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