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一個值得回憶的春節

注重親情營造——新年敬老好時節

與老人一起過團圓年無論于老人、于成人父母還是于孩子, 都具有豐富而深刻的意義。 老人可以盡享天倫之樂;父母則可利用這個時機回憶自己的童年, 感受溫馨時刻;同時還要為孩子做個好榜樣, 如多幫老人做做家務, 陪老人聊聊天, 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會孝敬老人, 關心長輩。
總之, 與老人一起過年, 其中蘊藏著不少教育的財富, 爸爸媽媽們不可小瞧哦。

注重體驗——美麗窗花扮新年

現在, 新衣服和美味佳餚已經普通得提不起過年的興致了, 那麼過年最吸引寶寶的是什麼呢?現代都市中“DIY”(自己動手做)頗為流行,

Advertisiment
它重過程、重體驗的精神頗受歡迎, 它能使傳統的東西變得新穎, 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平凡。

去年過新年的時候, 朋友來我家無不讚歎我們的窗花。 當得知是我們一家三口合作, 親自動手完成的, 更是羡慕我們的溫馨和創意。
一個個五顏六色的窗花貼在窗戶上, 寶寶剪的透著稚氣可愛, 我剪的有著精緻細膩, 他爸剪的露著古樸大方, 煞是搶風景!從買手工紙到剪圖案, 貼窗花, 評論每一件作品的特色, 寶寶全程參與, 渴望著, 感受著, 興奮著。
其實, 過年購年貨、貼年畫、包餃子、掛燈籠等等都可以讓寶寶參與進來, 雖然寶寶做得不是那麼好, 但是, 寶寶既能感到節日的喜慶, 又能體驗勞動的樂趣。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DIY”的事情還有很多, 比如包餃子, 給他一小塊地方, 一小塊面, 讓他揉吧, 好奇心、探索的欲望、實踐的喜悅, 連同“過年”的興奮都揉了進去。

注重傳統文化——到鄉村領略年味 

如今過年有簡化的趨向, 現代都市的某些家庭裡可能就已經濃縮成吃一頓飯而已了。 對於孩子來說, 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瞭解傳統文化, 瞭解民俗民風在孩子的成長中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注重親子情——“五個一”工程

學唱一首新歌:去年春節, 我教兩歲的兒子學唱了一首《新年好》, “我們唱歌, 我們跳舞, 祝福大家新年好……”寶寶領唱, 大家拍手, 讓孩子在歡快的歌曲中感受到節日的喜慶和愉悅。
寫一張賀卡:精心選擇或者親手製作一張節日賀卡,

Advertisiment
寫上幾句鼓勵祝福的話, 如“新年新寶貝, 快樂男子漢”, 並講給孩子聽。 孩子可能暫時不能理解全部, 但一定會受到感染。
拍一張照片:每年春節時給孩子拍張照片, 記錄下“這一歲”的真實樣貌, 許多張“這一歲”珍存在一起, 還是見證孩子成長的紀念冊。
送一件玩具:送一件寶寶喜歡的玩具, 給他增加一種新鮮的活動內容。
認識一種與“年”有關的東西:既有鞭炮、氣球、日曆等具體物品, 也包括壓歲錢、拜年、年夜飯等傳統風俗, 讓孩子逐漸感受和領會了“年”的含義。

採編自:生活日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