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喂藥小技巧 寶媽get了嗎

寶寶的出生給原本兩個人的世界帶來了不少歡樂與生氣。 但是小孩抵抗力弱, 常常容易感染疾病, 一旦生病, 最令父母煩心的便是喂藥了。

生病一般必須吃藥。 但藥可不是糖, 許多孩子都不好好吃藥。 這時候, 有些家長就捏鼻子、按胳膊, 硬往嘴裡灌, 甚至還要打上兩巴掌, 弄的孩子大哭大叫。 好容易把藥灌了下去, 又吐了出來。 那麼怎樣給小孩喂藥呢?

首先要做好準備工作。 誘導或分散小兒的注意力, 使小兒的情緒處於較穩定的狀態。 喂藥前, 不宜給小兒餵奶及飲水, 這樣既可以防止發生嘔吐, 又可使小兒處於一種饑態,

Advertisiment
便於藥物咽下。 吃藥前首先檢查藥袋上的名字、日期, 注意是飯前還是飯後吃。

其次, 要講究方法、善於使用工具。 新生兒不主張使用奶瓶, 可用小湯匙, 以防新生兒對奶瓶產生抗拒, 對於出生幾個月的小寶寶, 味覺尚未發育成熟, 可用滴管(這裡筆者推薦用退熱滴劑的滴管或外面有專用的喂藥器)吸滿藥液, 將管口放在小寶寶口中, 管口端要指向口頰內側面, 每一次以小劑量慢慢滴入。 等寶寶下嚥後, 再繼續喂藥。 如果發生嗆咳, 應立即停止喂藥, 抱起寶寶輕輕拍後背, 以免藥液嗆入氣管。

1歲到3歲大的孩子對藥物已逐漸敏感了, 開始哭鬧掙扎, 不肯吃藥。 父母可把丸、片劑研成粉末, 用糖水調成稀糊狀, 把孩子抱在懷裡,

Advertisiment
呈半仰臥狀, 左手扶著小孩頭部, 右手持食匙, 每次取藥半勺, 慢慢喂下。 如果小孩哭鬧掙扎得厲害, 可以先喂一點甜米粥, 等他願意繼續吃粥後, 在小勺米粥中摻入藥粉喂下。 對於特別苦的藥, 可以在小勺裡放點糖, 將藥粉倒在糖上, 再放點糖蓋上藥, 準備好糖水, 灌入小孩口中隨即服下。 由於藥物實在太苦, 小兒拒絕服藥時, 可暫時通過一個軟管把藥注入頰與臼齒間, 避免藥液與舌面上的味蕾接觸, 也可冷卻藥液使藥味減輕。 孩子到6歲就可吞藥片, 囑孩子將藥片放到舌根區, 並立即喝水, 要強調孩子把水吞咽下去, 以便分散孩子注意力。

再大一點的孩子開始懂事了, 父母可以耐心地和小孩交流, 講明吃藥的道理,

Advertisiment
鼓勵小孩主動吃藥, 並適當給予小小的獎勵, 這樣讓孩子從心理上消除對藥物的恐懼, 由被動變主動, 不再害怕吃藥。

需要注意的是:喂藥應避免小孩哭鬧中或捏鼻子灌, 這樣做很容易把藥和水嗆入氣管。 輕者嗆咳、嘔吐, 重者窒息死亡, 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 做父母的千萬不能馬虎行事。

有的父母怕藥太苦, 就在喂藥的時候摻一些牛奶或果汁, 想改善口感。 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錯誤的。 牛奶中含有較多的無機鹽類物質, 可與某些藥物發生作用而影響藥物吸收。 果汁口味甘甜, 但與健胃藥和止咳藥等同用會降低藥效。 其實, 只要吃藥以後立即多喝水, 苦味就會被稀釋逐漸消失, 而且也利於藥物儘快到達胃腸, 及早吸收。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