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把尿要注意什麼_給寶寶把尿要注意什麼

養生之道網導讀:

給寶寶把尿要注意什麼?當寶寶長大一些, 就不能完全靠紙尿褲了, 把尿是每個寶寶必需經歷的階段。 那麼給寶寶把尿要注意什麼呢?

Advertisiment

新手媽媽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伺候小寶寶的吃喝拉撒, 而大小便就占了其中的一半。 所以, 這其中的注意事項, 你不可不知。 搞定寶寶的“噓噓、嗯嗯”, 你會輕鬆很多。 和有些國家的媽媽不同, 我們的媽媽很早就開始訓練寶寶“噓噓”了。 不過, 把“噓噓”時, 有些細節你要注意。

寶寶把尿的注意事項

在給寶寶把尿這件事上, 你不用過於較真。 你偶爾可以給寶寶用尿布, 比如晚上或是外出的時候, 這樣會更方便。 為了減少寶寶因此產生的混亂感, 你可以儘量用傳統棉布尿布, 因為紙尿褲吸水性能太好, 寶寶尿濕或便汙後, 自己往往意識不到。 當寶寶失誤, 也就是尿褲子的時候, 千萬不要給寶寶施壓, 也不要懲罰寶寶。

Advertisiment

不要強迫寶寶把尿。 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增強, 即使你始終如一地堅持給寶寶把尿, 方法也無可挑剔, 但你的寶寶仍有可能突然抗拒把尿, 把尿時哭鬧, 一放下就尿了。 這時候, 最好的辦法就是隨他自己的意願。 多準備幾條給寶寶換洗的褲子, 並及時清洗、消毒。

為了方便, 把尿的寶寶多半會穿開襠褲。 現在市面上很多嬰兒褲子都是開閉襠兩用的。 買回來後, 你只要小心剪開褲子的襠部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 根據寶寶的身體結構特點, 後襠開縫會比前襠略長些。 如果你給寶寶穿開襠褲, 得注意家裡的衛生, 特別要注意地板的清潔。 外出時, 給寶寶戴上尿布, 或是閉襠褲, 別忘了再拿幾條更換的尿布或褲子。

寶寶2歲,

Advertisiment
再開始大小便訓練比較好。 嬰兒的尿道括約肌, 肛門括約肌, 要在3歲左右才完全發育成熟。 在此之前, 孩子是沒有能力完全控制排便排尿的。 尤其是1歲以前, 與其說把尿是訓練孩子, 不如說是訓練家長找到孩子比較容易排尿的時間。

把尿的3大紀律

1、時間:並非越早越好

從出生到6個月是寶寶對排便功能學習的敏感期, 此階段如果家長對寶寶的排便要求做出及時反應, 可以幫助寶寶建立條件反射。

但是, 給寶寶把尿並非越早越好, 因為對於小寶寶而言, 他的頸部肌肉、脊柱還不能很好地支撐起自己的身體, 而把尿時需要寶寶保持坐姿, 會給他的頸部和脊柱帶來壓力。 所以, 沒滿月的寶寶最好不要把尿。

2、時機:把握得好,

Advertisiment
事半功倍

通常半歲以內的小寶寶每天排尿次數多、間隔短, 一般會在剛睡醒、吃奶或飲水後15分鐘左右最有尿意。 瞭解這些規律後就可以有意識地把尿。 最好把便盆放在固定的位置, 這樣有利於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訓練應由白天開始, 這樣寶寶抵觸情緒相對較小。

3、姿勢:不同月齡, 區別對待

寶寶越小, 把尿的姿勢越要講究。 兩個月的寶寶身體小而軟, 關節脆弱, 為避免因用力過猛造成髖關節脫臼, 可採用這樣的姿勢:讓寶寶的頭躺在媽媽的肘窩裡, 前臂托住寶寶的身體, 寶寶順勢依附在媽媽的懷裡, 一隻手掌五指分開托住寶寶的屁股, 另一隻手輕輕抓住寶寶的雙腳並提起分開。

3個月後的寶寶身體已經具備一定的活動控制力,

Advertisiment
可採用的姿勢為:讓寶寶的身體斜靠在媽媽懷裡, 媽媽腹部支撐住寶寶的腰背部, 雙手握住寶寶的大腿並分開。

寶寶6個月以後, 已經基本能夠掌握坐姿了, 這時把起來就容易多了。

把尿的8項注意

1、寶寶如果不肯配合或超過5分鐘不肯排尿, 就不要勉強, 可以過一會兒再試。 不要為節省一塊尿布或怕寶寶尿濕衣褲, 使寶寶長時間處於把尿姿勢, 這樣可能會造成尿頻, 不利於腎臟和膀胱的發育, 也可能使寶寶產生排斥和厭倦的情緒。

2、有意識地逐漸延長把“噓噓”的間隔時間, 使寶寶的膀胱充盈度增加, 有益於膀胱的發育。

3、已經學會控制大小便的寶寶又突然尿床、尿褲子了, 這種反復是正常的, 並不預示著你的訓練失敗了。

4、每一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拿寶寶會自己“噓噓”和“嗯嗯”的早晚和其他寶寶相比。

5、訓練的季節最好選擇在夏季,這時衣著簡單,換洗方便,即使訓練失敗也無妨。

6、訓練最好選擇在寶寶生活比較規律的時間段,這樣能較容易地掌握和摸索寶寶的排便規律。

7、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父母要保持輕鬆、寬容和鼓勵的態度,不要責駡寶寶,以免給寶寶帶來太大的壓力。

8、在訓練過程中,父母和寶寶應建立起互相信任和相互協調的良好關係。如雙方關係緊張,要暫停訓練。

怎麼知道寶寶有便意了

一般寶寶在排尿前會發出一些特殊的“信號”,如哼哼,發抖,皺眉,瞪眼或雙腿抖動等;在排大便前,會有發呆、用力、排氣、不專心吃奶等表情。當寶寶有這些表現時,應及時抱起寶寶把“噓噓、便便”了。

把尿看發育:尿色

正常:正常寶寶的尿色大多為無色、透明或呈淺黃色;在出汗多、喝水少時顏色較深。寶寶腎未發育成熟,吃了含草酸鹽或磷酸鹽的食物,如菠菜、莧菜、香蕉、橘子、蘋果等,尿排出後遇冷會形成結晶,使尿變混濁,媽媽不必驚慌。新生寶寶,在初幾天尿色發深,稍有混濁,冷卻後呈淡紅色,這是尿酸鹽的結晶,數天后會消失,是正常現象。

異常:寶寶患了病而服用痢特靈、黃連素、複合維生素B等,尿液會變成金黃色;若寶寶尿呈深黃並伴有皮膚、鞏膜發黃,則可能患上了黃疸性肝炎;寶寶尿呈乳白色伴有發燒、尿痛,可能患了腎盂腎炎;若寶寶尿呈鮮紅色或肉紅色,可能是血尿,是由腎炎、尿路結石、尿道畸形或腎腫瘤所致。

把尿看發育:尿味

正常:嬰幼兒剛排出的尿帶有一種淡淡的芳香,在放置一段時間後因尿中的尿素分解為氨,可出現明顯的氨臭味。

異常:寶寶剛排出的尿有一種特殊的黴臭味,伴有智慧逐漸低下,就應警惕可能患了苯丙酮酸尿症,需立即診治,正確的飲食會挽救寶寶終身。

把尿看發育:自主排尿

正常:從出生到初幾個月排尿純屬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盈時才會反射性排尿。到了5~6個月大時,條件反射逐漸形成,可在大人把尿時排尿。大約2歲後,寶寶才有可能自主排尿。5歲後不應有遺尿。

異常:2歲後寶寶日夜不會自主排尿,伴有癱瘓或智力低下,這是患了腦癱;若5歲後夜尿仍不能自控,這屬遺尿症。

當發現寶寶的尿有異常時媽媽怎麼做

當寶寶尿多時,媽媽要仔細觀察是否存在引起多尿的外界因素,如果有,只要避免就可使多尿的症狀緩解。如果寶寶少尿,媽媽要注意他是否有發燒、腹瀉及多汗現象,如果有,要補充適量液體,多飲水,但若同時伴有浮腫,應嚴格限制水和鹽的攝入。當寶寶的尿有異常,同時伴有其他不適症狀,媽媽應充分重視,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診治。

4、每一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要拿寶寶會自己“噓噓”和“嗯嗯”的早晚和其他寶寶相比。

5、訓練的季節最好選擇在夏季,這時衣著簡單,換洗方便,即使訓練失敗也無妨。

6、訓練最好選擇在寶寶生活比較規律的時間段,這樣能較容易地掌握和摸索寶寶的排便規律。

7、在整個訓練過程中,父母要保持輕鬆、寬容和鼓勵的態度,不要責駡寶寶,以免給寶寶帶來太大的壓力。

8、在訓練過程中,父母和寶寶應建立起互相信任和相互協調的良好關係。如雙方關係緊張,要暫停訓練。

怎麼知道寶寶有便意了

一般寶寶在排尿前會發出一些特殊的“信號”,如哼哼,發抖,皺眉,瞪眼或雙腿抖動等;在排大便前,會有發呆、用力、排氣、不專心吃奶等表情。當寶寶有這些表現時,應及時抱起寶寶把“噓噓、便便”了。

把尿看發育:尿色

正常:正常寶寶的尿色大多為無色、透明或呈淺黃色;在出汗多、喝水少時顏色較深。寶寶腎未發育成熟,吃了含草酸鹽或磷酸鹽的食物,如菠菜、莧菜、香蕉、橘子、蘋果等,尿排出後遇冷會形成結晶,使尿變混濁,媽媽不必驚慌。新生寶寶,在初幾天尿色發深,稍有混濁,冷卻後呈淡紅色,這是尿酸鹽的結晶,數天后會消失,是正常現象。

異常:寶寶患了病而服用痢特靈、黃連素、複合維生素B等,尿液會變成金黃色;若寶寶尿呈深黃並伴有皮膚、鞏膜發黃,則可能患上了黃疸性肝炎;寶寶尿呈乳白色伴有發燒、尿痛,可能患了腎盂腎炎;若寶寶尿呈鮮紅色或肉紅色,可能是血尿,是由腎炎、尿路結石、尿道畸形或腎腫瘤所致。

把尿看發育:尿味

正常:嬰幼兒剛排出的尿帶有一種淡淡的芳香,在放置一段時間後因尿中的尿素分解為氨,可出現明顯的氨臭味。

異常:寶寶剛排出的尿有一種特殊的黴臭味,伴有智慧逐漸低下,就應警惕可能患了苯丙酮酸尿症,需立即診治,正確的飲食會挽救寶寶終身。

把尿看發育:自主排尿

正常:從出生到初幾個月排尿純屬反射性的,只有在膀胱充盈時才會反射性排尿。到了5~6個月大時,條件反射逐漸形成,可在大人把尿時排尿。大約2歲後,寶寶才有可能自主排尿。5歲後不應有遺尿。

異常:2歲後寶寶日夜不會自主排尿,伴有癱瘓或智力低下,這是患了腦癱;若5歲後夜尿仍不能自控,這屬遺尿症。

當發現寶寶的尿有異常時媽媽怎麼做

當寶寶尿多時,媽媽要仔細觀察是否存在引起多尿的外界因素,如果有,只要避免就可使多尿的症狀緩解。如果寶寶少尿,媽媽要注意他是否有發燒、腹瀉及多汗現象,如果有,要補充適量液體,多飲水,但若同時伴有浮腫,應嚴格限制水和鹽的攝入。當寶寶的尿有異常,同時伴有其他不適症狀,媽媽應充分重視,及時帶寶寶去醫院診治。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