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正確喂藥的幾個招術

許多藥物的味道苦澀或有怪味, 往往被寶寶“拒之門外”, 此時家長十分焦急, 又束手無策。 不少家長給寶寶喂藥時, 常採取捏鼻子喂藥的方法, 其實, 這是很危險的。 因為小兒喉頭保護性反射功能尚末發育完善, 在哭鬧、驚恐、深吸氣時會厭軟骨來不及關閉, 藥物極易進入氣管, 造成呼吸道阻塞, 引起呼吸困難, 甚至窒息死亡。 其實, 喂藥也是一門學問, 只要得法, 不會太困難。  

招術一:給新生兒喂藥較方便, 由於新生兒對藥味的反應輕微, 所以給新生寶寶喂藥會容易些。 家長可先用手固定新生寶寶的頭和手,

Advertisiment
然後用小勺將藥液放在寶寶舌根部, 讓其自然咽下。 喂藥後要注意觀察寶寶10分鐘左右, 以防其因藥物刺激胃部而發生嘔吐。  

招術二:給2~6個月的寶寶喂藥時, 可在吃奶前用奶瓶喂, 將調好的藥液裝入奶瓶中讓孩子吸吮。 在喂藥過程中如出現嗆咳, 應立即停止喂。 還要注意不能將藥物和乳汁混在一起服用, 以免發生凝結, 降低藥物的療效。  

招術三:給人工餵養的嬰兒喂藥前將藥物放在小勺內, 用5毫升溫水溶解。 先將空奶嘴放入嬰兒的口內, 當嬰兒吸吮奶嘴時, 即將溶好的藥液倒入空奶嘴中, 嬰兒便會隨吸奶動作自然地將藥物咽下, 不易漏出。  

招術四: 給嬰幼兒喂藥也可用滴管。 先將寶寶抱起, 半臥于大人懷中, 頭部抬高,

Advertisiment
頸部墊以手帕或毛巾。 將藥物與少許白糖混合, 然後用滴管吸入後放在孩子嘴角邊, 慢慢將藥物滴入口中。 服完後, 將寶寶抱起輕輕拍背部, 使胃內空氣排出, 避免嘔吐。 需注意, 6個月以下的嬰幼兒不能用滴管喂藥, 因為可能會引致窒息, 如果寶寶不願意吃藥, 就採用吸吮媽媽的手指尖的方法喂藥。 把量好劑量的藥物放入藥匙中, 抱起寶寶, 藥匙放在較近距離。 媽媽的手指洗乾淨後浸蘸藥並讓寶寶吸吮, 繼續數次直至寶寶把全部藥量吸完為止。  

招術五:給1~2歲的寶寶喂藥, 往往會遭到拒絕。 此時可讓寶寶躺下, 或抱在大人的懷裡, 讓寶寶頭偏向一側, 用左手捏住其下巴, 使嘴張開, 右手將喂藥的勺尖緊貼頰黏膜與臼齒間把藥緩緩倒入,

Advertisiment
待寶寶將藥完全咽下後, 再鬆開左手, 抽出小勺。 喂藥後, 再喂以適量的開水, 以沖洗殘留於口中及附在食管壁上的藥物, 可消除口腔內遺留的苦味, 並可避免食管黏膜受損。  

招術六:有的藥物特別苦, 如黃連素等, 此時可在小勺內放些糖, 1歲以上小兒可放些蜂蜜, 然後放入藥物, 倒入口中後用糖水迅速送服。 中藥湯劑的量較多, 可用小火濃縮至30~50毫升, 並可適當加些調味劑。 有些中藥不溶于水, 如琥珀屑, 可用蜂蜜或芝麻糊調和後再給寶寶服用。  

招術七:對2歲以上的寶寶可以採取相應的心理措施, 如讓孩子瞭解患病的痛苦, 使他們產生厭病感, 同時讓他們知道藥物可以幫助解除病痛, 從而願意接受治療。 對願意服藥的孩子給予表揚和鼓勵,

Advertisiment
使他們更愉快地接受治療。  

招術八:喂片劑類藥物時, 先將片劑碾碎, 搗成散粉狀, 取適量粉末倒在小勺上, 並在藥粉上撒少許糖粉, 用以遮蓋藥粉的味道。 讓寶寶張開嘴巴後, 將藥粉直接送入口中。 取裝有適量白開水的奶瓶給寶寶吮吸, 以利於寶寶將藥粉咽下。 也可以給寶寶吃一塊小餅乾, 以減少藥在嘴裡留下的苦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