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都不知道該在什麼時候給寶寶添加輔食最好, 寶寶輔食添加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 但是其添加要循序漸進, 可不能操之過急。
輔食添加4誤區
不讓寶寶單獨進食
孩子從九個月開始非常願意自己動手吃飯, 而我們的家長通常擔心孩子把飯撒了, 弄得哪兒都是, 大人餵飯更省事。 一歲前後是自我意識萌生的關鍵期, 孩子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己喂自己吃飯, 如果不讓他做, 長此以往, 不僅抑制孩子能力的發展和對吃飯的興趣, 也抑制了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 當孩子表示自己想吃飯時,
Advertisiment
四個月添加輔食太心急
專家發現, 大部分媽媽們給寶寶添加輔食, 是從四個月開始的, 有的家長甚至算著天數, 滿四個月的第一天就開始喂輔食。 趙主任說, 四個月是比較傳統的說法, 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的添加輔食的時間是滿六個月。
通常媽媽們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有各種果汁, 有的家長從兩三個月開始就給寶寶喂蔬菜水、梨水等, 這些都是不對的。 個別家長甚至在孩子一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喂胡蘿蔔水、蘋果水。 我們講純母乳餵養, 是什麼都不喂, 包括水。 因為母乳裡水分是足夠的。 多喝水的話, 會影響孩子對母乳的攝入。
Advertisiment
提前喂輔食, 一是孩子的胃腸道還不成熟, 不具備消化這些東西的能力, 喂果汁、蔬菜水會造成孩子過敏;二是嚴重影響孩子對母乳的攝入, 造成孩子營養不良。 四到六個月之間添加輔食並不是絕對不可以, 如果加的話, 一定要量很少, 它的作用是訓練孩子的味覺和口腔功能, 讓孩子練習吞咽並適應小勺子, 而不是為了營養。 六個月之前不主張給蛋黃, 可以在孩子七八個月以後甚至更晚一些, 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的話還應該更晚。 如果添加米粉, 則需要孩子體重長得快,
Advertisiment
添加輔食之後太保守
在給寶寶正式添加輔食以後, 家長們往往進程比較緩慢, 給寶寶準備的食物比較單調。 傳統的食品是稀飯麵湯, 一般人認為稀軟對寶寶的腸胃好, 但是八到十二個月之間添加輔食的原則不是越稀越軟才好, 它們滿足不了孩子的營養需要, 食物的營養密度遠遠不夠, 水分太多, 含的熱量低, 優質的蛋白少。
太保守的表現之二是肉少。 我們傳統的觀念怕孩子上火, 吃肉多了會生病, 會積食。 但結果卻造成很多孩子缺鐵缺鋅比較普遍, 主要因為新鮮的肉類食品攝入不足, 導致孩子缺鐵性貧血。
Advertisiment
另外, 食物的軟硬程度也應該有所遞增, 八到十二個月的孩子開始進食半固體食物, 而不是泥糊狀的。 泥糊狀的食物無法鍛煉孩子的咀嚼和吞咽功能。 十二個月的孩子的食物應該向成人化的食物過渡, 孩子兩歲後基本上吃和成人一樣的食品, 不需要單獨製作, 並且能夠完全獨立進食。
家長對孩子進食過度關注
對孩子進食過度關注, 會造成孩子對進食產生厭倦, 甚至拒絕吃飯。 大人總是嫌孩子吃得少, 希望孩子多吃一點, 其實孩子吃多少自己會掌握,
Advertisiment
而在添加輔食的時候, 媽媽還要遵循以下的4個原則。
添加輔食的原則
1、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
不同月齡的嬰幼兒的身體發育不一樣, 需要對應的不同的輔食。 比如過早添加輔食, 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 消化功能發生紊亂;過晚添加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
2、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開始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嘗試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裡就能觀察出來。
3、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鍛煉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煉他們的咀嚼能力。
4、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例如:米糊→粥→軟飯。
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2、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開始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嘗試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裡就能觀察出來。
3、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鍛煉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煉他們的咀嚼能力。
4、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例如:米糊→粥→軟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