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給寶寶用藥 家長需要注意哪些要點

寶寶生病了, 為了能夠治癒寶寶, 家長們當然要給寶寶吃藥了。 只是, 爸爸媽媽們在給寶寶用藥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這個問題著實讓家長們很懊惱。 主要是因為寶寶們的年齡較小, 身體不像大人那樣強壯, 若是用藥不當, 會擔心不但沒有治好病反而會加重他們的病情。 貼心小編為各位家長們寬寬心, 在寶寶病情不嚴重的情況, 家長們可以在醫生囑咐下給寶寶用藥。 而用藥的原則只需要達到以下7點即可。

寶寶用藥原則:

1、要明確診斷

根據病情決定如何用藥, 尤其要考慮到兒童的用藥特點及劑量。

Advertisiment
如小兒支氣管哮喘可以應用麻黃素、腎上腺素類藥物解除哮喘, 但同時患心臟病的孩子就不能用, 因為這類藥物可使心跳明顯加快, 對心臟不利;又如患小兒感冒時, 儘管速效膠囊療效快、服用方便而為感冒藥中的佼佼者, 但嬰幼兒神經系統、肝臟發育尚不完全, 用了速效感冒膠囊易引起驚厥、血小板減少或肝損害。 因此在選用藥物時既要考慮疾病的需要, 又要考慮藥物對小兒身體的不利因素。

2、選藥時要有明確的指標

根據藥物的特點, 結合小兒的具體情況, 選用安全、有效、可靠、價廉、易得的藥物。 不能用療效不確切的藥物, 不要輕信廣告藥品, 不要圖新藥、圖貴藥, 因為新藥的毒、副作用往往需要長期深入細緻的臨床調查研究,

Advertisiment
儘管新藥上市前都做了如對胎兒的影響、致癌、致畸、依賴性、抗原性的研究, 但由於時間的局限, 還遠不夠。 非那西汀在應用幾十年後, 才發現長期應用可致腎乳☆禁☆頭壞死甚至腎盂癌的毒性反應。

3、要掌握影響藥物的因素

如藥物劑型;給藥途徑(口服還是注射);藥物聯用的相互影響(用藥儘量少而精, 尤其避免“撒大網”的用藥方式);小兒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及精神狀態等。 排除各種可能出現的干擾, 以期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

4、不要給患兒隨意濫用成人藥

兒童的肝、腎、神經等器官、組織發育不完善, 很容易受到損害或發生中毒反應。 嬰幼兒更應慎之又慎。 如阿司匹林類解熱鎮痛藥適於成人應用, 若給患兒應用則不易掌握用量,

Advertisiment
一旦過量, 會因出汗過多而造成虛脫。 又如氨茶鹼治療量與中毒量十分接近, 成人用藥尚需注意, 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用後很易中毒。

5、不要濫用小藥:

有些家長把一些小兒常用藥稱為“小藥”, 可以有病治病, 無病防病, 有益於小兒的身體健康, 這種做法實不可取。 如抗菌藥物不按時按量的濫用, 會導致耐藥性, 一旦真正需要抗生素時, 藥物就起不到殺菌消炎作用了。 又如一些消食化積的中成藥裡多含有大黃、黑白醜等瀉藥, 盲目使用會影響小兒營養吸收。 還有些中成藥裡含有朱砂, 長期服用會引起積蓄中毒。 孩子無論吃什麼藥都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6、避免濫用某些滋補和維生素類藥品

Advertisiment

家長的動機是為孩子好, 如病癒後讓孩子補補虛;在校功課多、學習緊, 給予進補;讓孩子有高大的體格身材, 避免“三等殘廢”等, 有的人甚至和鄰居攀比給孩子進營養滋補, 因而濫用如人參、人參蜂皇漿、冬蟲夏草、維生素A等。 殊不知, 這早一支、晚一支的補劑把孩子推向了病態, 如人參蜂皇漿之類製劑是公認的激素製劑, 這些補品製造出了性☆禁☆早☆禁☆熟, 並已成為兒科的新疾病, 目前醫學界對此束手無策, 深感棘手。 維生素A服多了, 可影響骨的發育, 使軟骨細胞造成不可逆的損害, 骨只長短不長長, 原想不成為“三等殘廢”, 卻製造了一個地道的“三等殘廢”。

7、用藥時, 要嚴密觀察小兒的病情變化及治療中的藥物反應

因為小兒具有病情變化快的特點,

Advertisiment
要隨時決定繼續用藥或調整用藥或調整劑量, 使用藥更趨合理, 爭取早日痊癒, 減少或避免藥源性疾病的發生。 同時要注意增強小兒身體抵抗力, 給于必要的加強體質的治療, 並給於良好的護理, 使疾病徹底痊癒。

寶寶不愛吃藥 你該如何

喂藥妙法

“奶瓶”法

湘湘6個月了, 身體一直都不好, 從小就愛感冒發燒之類的。 最讓湘湘媽心煩的是每次給湘湘喂藥, 由於太小很容易嗆著不說, 有時還會因為方法不當而浪費不少藥。 因為剛開始她是用小勺喂的。 後來經過摸索, 湘湘媽嘗試著用奶瓶喂藥, 效果很不錯。 不但不容易引起嘔吐, 還省時省力, 一舉兩得。

小貼士:

寶寶們都很懼怕藥, 因為太苦, 太難喝了。 他們天生就對藥物有抵觸心理。 而奶瓶是寶寶們最喜歡也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將藥物放在奶瓶中,寶寶就會誤以為是奶粉,自然而然接受了。而且用奶瓶喂藥不容易將藥物打翻,或者灑漏出來。

“注射”法

豆豆兩個多月,最近天氣太熱了,豆豆的抵抗力有點弱,昨天竟高燒38℃。豆豆媽帶他去了醫院,醫生說豆豆需要吃藥降溫,便拿來一個注射器。豆豆媽當時還以為是要打針呢!結果醫生讓豆豆媽抱好豆豆,讓豆豆把頭靠在豆豆媽身上別亂動,將那支不帶針頭裝好藥的注射器放進豆豆嘴裡,5秒鐘,藥喂完了,又簡單又快捷。這不禁讓豆豆媽很詫異!

小貼士:

注射器或喂藥器要放在寶寶嘴的一側,這樣寶寶不張嘴也可以放入,不要放在中間,放中間易嗆著;藥不要一次注入太多太快, 一次注太多藥會溢出來,一定要根據藥量分幾次打入。

條件反射法

可哥3個月了,身體一直很健康,沒生過病。有時也挺懂事的,好像能聽懂大人說的話一樣,貌似一個早熟的小傢伙。可前段時間由於天氣變化太快的緣故,小傢伙不小心感冒了,一直咳嗽個不停。可哥媽拿來了止咳糖漿,不論是用勺子還是滴管,小傢伙就是不肯張口。後來可哥媽想了一個好辦法,對著寶寶的嘴唇邊輕輕地吹了一下,這小嘴就反射般地張了起來,藥也很輕鬆地喂下去了。

小貼士:

年齡較小的寶寶他們都有一定的反射效應。當寶寶們不願意張開嘴巴喝藥的時候,媽媽們就在寶寶的嘴巴邊輕輕吹氣。寶寶們自然而然便會條件反射性地張開嘴巴。媽媽們在抓住這個好時機,將藥物送到寶寶的嘴巴裡。

技巧法

軒軒媽是一家網路公司的編輯,由於軒軒是一個早產兒,體質一直都很弱,動不動就感冒發燒,有時還拉肚子,在兩個月時就開始補鈣。剛開始給軒軒喂藥時,軒軒媽把她抱坐在腿上,還需要軒軒爸搭把手。軒軒爸左手拿著藥瓶和小勺,右手拿著玩具。兩人要忙乎好一會兒,又說又逗才能把藥硬灌下去。往往藥撒得到處都是,軒軒因為嗆噎又哭又鬧。後來經過摸索,軒軒媽掌握了一套喂藥技巧,自己一個人就能讓寶寶順暢吃下藥。

軒軒媽的一套喂藥技巧是這樣的:

1、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給他圍上圍嘴,用一個比寶寶的嘴要小的勺盛上藥,慢慢喂進去。

2、一般的藥都有一天幾次,每次多少量的要求。媽媽在喂時可以靈活處理為少量多次,一天的量服足即可。而不必按要求說是幾次就幾次,量少對寶寶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3、藥喂好後,緊接著喂兩勺水,去去藥味。再抱起寶寶輕拍後背,讓藥順暢地流進胃裡。

貼心小編:

家長們在給寶寶用藥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小編列出的7大原則哦,避免因為用藥不當,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當寶寶的病情變嚴重的時候,就需要送醫院治療。由醫生確定無大礙即可帶寶寶們回家休養。寶寶們不乖乖吃藥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嘗試下小編舉出的這些小妙招。小編溫馨提醒下,給寶寶維藥的時候給寶寶系一塊毛巾,這樣就能夠避免藥水灑在衣服上弄髒衣服了。特別是在寶寶喝中藥的時候一定要在脖子上系塊毛巾。因為,中藥的藥漬都很難清洗。

而奶瓶是寶寶們最喜歡也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將藥物放在奶瓶中,寶寶就會誤以為是奶粉,自然而然接受了。而且用奶瓶喂藥不容易將藥物打翻,或者灑漏出來。

“注射”法

豆豆兩個多月,最近天氣太熱了,豆豆的抵抗力有點弱,昨天竟高燒38℃。豆豆媽帶他去了醫院,醫生說豆豆需要吃藥降溫,便拿來一個注射器。豆豆媽當時還以為是要打針呢!結果醫生讓豆豆媽抱好豆豆,讓豆豆把頭靠在豆豆媽身上別亂動,將那支不帶針頭裝好藥的注射器放進豆豆嘴裡,5秒鐘,藥喂完了,又簡單又快捷。這不禁讓豆豆媽很詫異!

小貼士:

注射器或喂藥器要放在寶寶嘴的一側,這樣寶寶不張嘴也可以放入,不要放在中間,放中間易嗆著;藥不要一次注入太多太快, 一次注太多藥會溢出來,一定要根據藥量分幾次打入。

條件反射法

可哥3個月了,身體一直很健康,沒生過病。有時也挺懂事的,好像能聽懂大人說的話一樣,貌似一個早熟的小傢伙。可前段時間由於天氣變化太快的緣故,小傢伙不小心感冒了,一直咳嗽個不停。可哥媽拿來了止咳糖漿,不論是用勺子還是滴管,小傢伙就是不肯張口。後來可哥媽想了一個好辦法,對著寶寶的嘴唇邊輕輕地吹了一下,這小嘴就反射般地張了起來,藥也很輕鬆地喂下去了。

小貼士:

年齡較小的寶寶他們都有一定的反射效應。當寶寶們不願意張開嘴巴喝藥的時候,媽媽們就在寶寶的嘴巴邊輕輕吹氣。寶寶們自然而然便會條件反射性地張開嘴巴。媽媽們在抓住這個好時機,將藥物送到寶寶的嘴巴裡。

技巧法

軒軒媽是一家網路公司的編輯,由於軒軒是一個早產兒,體質一直都很弱,動不動就感冒發燒,有時還拉肚子,在兩個月時就開始補鈣。剛開始給軒軒喂藥時,軒軒媽把她抱坐在腿上,還需要軒軒爸搭把手。軒軒爸左手拿著藥瓶和小勺,右手拿著玩具。兩人要忙乎好一會兒,又說又逗才能把藥硬灌下去。往往藥撒得到處都是,軒軒因為嗆噎又哭又鬧。後來經過摸索,軒軒媽掌握了一套喂藥技巧,自己一個人就能讓寶寶順暢吃下藥。

軒軒媽的一套喂藥技巧是這樣的:

1、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給他圍上圍嘴,用一個比寶寶的嘴要小的勺盛上藥,慢慢喂進去。

2、一般的藥都有一天幾次,每次多少量的要求。媽媽在喂時可以靈活處理為少量多次,一天的量服足即可。而不必按要求說是幾次就幾次,量少對寶寶來說比較容易接受。

3、藥喂好後,緊接著喂兩勺水,去去藥味。再抱起寶寶輕拍後背,讓藥順暢地流進胃裡。

貼心小編:

家長們在給寶寶用藥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小編列出的7大原則哦,避免因為用藥不當,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當寶寶的病情變嚴重的時候,就需要送醫院治療。由醫生確定無大礙即可帶寶寶們回家休養。寶寶們不乖乖吃藥的時候,媽媽們可以嘗試下小編舉出的這些小妙招。小編溫馨提醒下,給寶寶維藥的時候給寶寶系一塊毛巾,這樣就能夠避免藥水灑在衣服上弄髒衣服了。特別是在寶寶喝中藥的時候一定要在脖子上系塊毛巾。因為,中藥的藥漬都很難清洗。

相關用戶問答